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勇担重任乘势而进为四川经济腾飞添新彩
作者: 陈念永   来源: 决策咨询通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遇意识   社会经济发展   干部群众   总揽全局   四川经济   紧迫感   省委   超常规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   追赶型  
描述: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千载难逢的大机遇,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面对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适时研究和部署了四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好五篇大文章,实现“追赶型、跨越
90岁的女厂长:人有志气永不老
作者: 刘为明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常州市   工厂负责人   塑料编织袋   主管部门   抗战初期   惹人讨厌   文化宫   居委会   综合加工   铝合金  
描述: 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正在车间指导员工如何做油画镜框,原来她就是今年90岁高龄的常州市新文综合加工厂厂长卜顺弟。这着实今记者大吃一惊。卜顺娣见有上海的记者来采访,热情得很,还试着用上海话与记者交谈。原来
奥斯瓦尔德成功的启示--谈怎样为孩子选准成才方向
作者: 米秀英   刘素真   来源: 科技文萃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克孜尔石窟壁画   池田大作   守护神   艺术家   敦煌艺术研究所   敦煌研究   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常书鸿   交流与合作  
描述: 奥斯瓦尔德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然而,他在选择化学专业之前,还有过一段曲折的经历.起初,父母为他选择的是走文学的道路,不料老师对他的评语是:" 他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很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 "父母尊重儿子自己的选择,改为学油画.
辨瓷三题
作者: 魏玉光   来源: 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西京杂记》   明代晚期   民国时期   非日常生活   元代瓷器   搜神记   小便器   印花   工艺特征  
描述: 藏瓷难 ,难在断代 ,难在识器 ,难在辨图 ,误诊误断常常难免。往往一件器物穷究多年而不识 ,脑中萦绕着困惑与烦恼 ,一旦“三年识一器” ,那识后的愉悦和欣喜是别人无法体会的。今撰小文 ,将辨识
新型陶瓷基片材料的研制
作者: 顾幸勇   吴中庆   何样花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介电常数   陶瓷基片   钙长石  
描述:介电常数小,电绝缘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与集成电路中的硅元件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小;体积密度轻,对减轻电器设备的质量有利;烧成温度比较低,原料价格低,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浅谈江西化探找金
作者: 鄢新华   来源: 江西地质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区域化探扫面   本底含量   江西   异常  
描述: 该文在探讨江西省金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对化探找金方向作了初步分析,认为中元古界、震旦系等是江西找金有利的地层;目前应把变质热液型金矿床作为化探找金的主攻类型,其次是岩浆热液型及地下热(卤)水溶滤型;重要找金远景区为景德镇市八字脑-婺源县清华远景区及宜春-新余远景区.最后提出了江西化探找金的4点技术对策.
家居“寓意”装饰法
作者: 达度   来源: 家具与室内装饰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乔家大院   家居装修   铺瓷砖   中国古代   砖交叉   雕刻樟木箱   装饰布   日常生活   博古架  
描述: 家居“寓意”装饰法
美轮美奂青白瓷
作者: 葛君凯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白釉观音坐像   常州博物馆   青白瓷   南宋景德镇窑  
描述: 露胎制作,构思精巧,凸现了安静优雅的气质及青白釉的淡雅悦目,如玉般滋润(图1)。这尊观音像精工细作,美轮美奂,充分展示了青白瓷的魅力。青白瓷,就是我们常说的影青瓷,因釉
守常达变说国璋
作者: 杨庚新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遥远的地方   中国传统绘画   体貌   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   守常   屡变   作品   油画  
描述: 黄宾虹老人有“守达变”之论,他在《中国山水画今昔之变迁》一文中说:“屡变者体貌,不变者精神。精神所到,气韵以生,本于规矩准绝之中,超乎形状迹像之外。”宾老所言虽指中国传统绘画,但对任何艺术,都有
我谈我画
作者: 文国璋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加画   正常进行   老玉米   减1   驶风   私人收藏   同仁   油画   笛手   发表作品  
描述: 我是一个教书匠,尤其在近十几年,大量时间耗在教学之中,苦于无法正常进行自己的创作。但是我从学生的成长中得到回报,也有无尽的宽慰。 我在不多的空档里,忙里偷闲,始终不渝地坚持作画,又往往很快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