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一幅油画,四易其稿——油画《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岛画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画面   董希文   政治改革   解放思想   思想路线   三个月时间   中国革命博物馆   天安   政治环境   美术作品  
描述: 1949年10月1日,年仅34岁的董希文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见证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画面。这一历史的定格激发了他为共和国立传的强烈愿望,一直在心底酝酿着
油画《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岛画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画面   董希文   政治改革   解放思想   思想路线   三个月时间   中国革命博物馆   天安   政治环境   美术作品  
描述: 1949年10月1日,年仅34岁的董希文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见证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画面。这一历史的定格激发了他为共和国立传的强烈愿望,一直在心底酝酿着。1951
命运多舛的油画《开国大典》
作者: 高继民   来源: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任务   油画家   董希文   庞涛   青年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革命博物馆   中央美院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  
描述: 1951年初,中宣部、文化部开始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幅巨型命题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术学院将这一光荣的任务交给了37岁的青年画家、知名教授董希文。当时,董希文主持中央美院三画室的工作,教学任务十分繁重。为
董希文研究文集
作者: 北京画院编   来源: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人物研究   1973)   艺术评论   董希文(1914  
描述: 董希文(1914~1973),男,是中国20世纪的美术大家,他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本书收入有关董希文艺术的研究文章及追忆文章、董希文本人撰写的文章75篇。
董希文与油画《开国大典》的命运
作者: 王熙章   来源: 传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艺术院校   董希文   美术学院教授   吴作人   上海美专   西藏写生   西方绘画艺术   常书鸿   林风眠  
描述: 董希文1914年6月2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先后就读于杭州芝江大学、苏州美专、上海美专、杭州国立艺专以及越南河内巴黎美专分校等艺术院校,师从艺术大师林风眠、颜文良、刘海粟、常书鸿等前辈,刻苦学习中西方绘画艺术。
董希文和敦煌壁画艺术
作者: 王文元   来源: 传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董希文   油画民族化   常书鸿   北京郊区   张大千   敦煌壁画   牧羊女   李坦克   段文杰  
描述: 1952年,年仅37岁的董希文在北京郊区的一间狭窄的民房中,用两个月时间创作了巨幅油画《开国大典》。几十年来,这幅油画所展现出的强烈的民族风格,一次次走入专家学者的笔端。有人曾经撰
董希文与巨幅油画《开国大典》的命运
作者: 王熙章   来源: 金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平反昭雪   天安门城楼   董希文   色块   中西绘画   常书鸿   敦煌壁画   中央美院   林风眠  
描述: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被一代艺术大师董希文完美地展现在油画巨作《开国大典》上,成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它震撼着世界,成为新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伟大作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