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创作心得
作者: 喻慧   来源: 中国酒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徐熙   喻慧   画史   工笔花鸟画   韩干   黄荃   国家核心期刊   美术观察   中国国家画院  
描述: 花鸟画因何一步登顶翻看"中国花乌画史"有个令我惊奇的发现,在唐代以前花鸟画仅发现于带有神秘色彩的图腾装饰中,在这些器物上,审美需求是次要的。花乌画的历史在五代两宋以前一千多年只有薄薄的三,五页,而自五代开始,韩干、黄荃,徐熙……变成一个时代厚厚的页码,基本是从原始图案一步跨上绘画的巅峰。辉煌的、宁静庄严的、精致得令人惊叹的工笔花鸟画,以一种不可磨灭的艺术方式定格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横看西方的油画,似乎也有这样的现象。油画自13世纪登上历史舞台首先是人物画。
“视道如花”贾广健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开幕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花鸟   没骨花   中国工笔画   现代画家   贾广健   工笔花鸟画   书画爱好者   中国画作品展   徐崇嗣   中国国家画院  
描述: 2015年4月29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央数字书画频道、天津画院承办的"视道如花"贾广健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书画频道美术馆开幕。展览共展出贾广健2015年力作一百余幅,作品既有枝繁叶茂的巨幅荷塘
季节
作者: 一叶   来源: 国土绿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抒情散文   晕染   诗行   泼染   工笔花鸟画   写意画   四季轮回   增韵   平叙   主色  
描述: 季节是大自然的节儿: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就是大自然拔节生长的过程。季节是大自然的角儿:季节更替,冬去春来,是大自然精彩上演的连续剧。季节如画。春天像是工笔花鸟画。春天里的每棵树、每朵花,甚至每片叶子,都是经过精描细勾、工笔晕染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是完美的画卷。花朵们往往攒蹙着,挤挨着,争抢着,玩着捉迷藏的游戏。背景
个性的表达——观吴晓工笔花鸟画
作者: 徐惠泉   来源: 唯实(现代管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取势   艺术道路   吴晓   绘画题材   外师造化   工笔花鸟画   高旷   画中   艺术语言   以形写神  
描述: “人是天之子,花是甘雨露”,当我们思及美时,大自然触目可及的是滴翠百卉,而当我们描绘美时,花的酡颜又是画家笔下最钟爱的题材。我们知道花木禽鸟不是生活中简单的机械秩序,而是包含着充足的生机。如何来表现,如何经过量与类的释放,形成完整意境,这是一个画家所要研究的课题。顾恺之谓之“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是画家所要追求的上乘作品。纵观当代工笔花鸟,形式越来越丰富,画法也是层出不穷。从画面的
陈之佛先生的艺术人生
作者: 闫娜   来源: 文化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展   工笔花鸟画   美育   工艺美术  
描述: 通过从陈之佛的艺术萌芽、求学之路、工艺美术设计、工笔花鸟画四个方面来认识陈之佛的艺术人生及对我的启示。通过他的了解他的经历、绘画作品和艺术思想来鼓励和丰富自己的创作,并且使我对艺术的追求更执着。
原始生命形态的现代审美表现:赵治平工笔花鸟画的艺术新质
作者: 马鸿增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形态   新质   神旨   墨彩   现代审美   生命形态   工笔花鸟画   现代意味   赵治平   探索之路  
描述: 当代花鸟画正处于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的进程之中。探索之路多种多样,但真正意义上的转换,应当是现代意味与传统神韵的交融。赵治平无疑属于成功转换者的行列。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赵治平的作品即以构思运色的新意引人瞩目,那时他才20多岁。这些年来,他一直没有停止探索与追求,作品屡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且在多国展出。其工笔花鸟画的艺术新质已然形成,这是由精神旨向、结构张力、墨彩语变三要素
民族艺术的一抹新霞:李雄范工笔人物画赏读
作者: 贾德江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创作道路   独具风采   启示性   色相对比   形式技巧   工笔花鸟画   世界艺术   艺术语言   中国画坛  
描述: 走向21世纪的当代工笔画,已是枝繁叶茂、姹紫嫣红,呈现一派明媚的春光,正以面向世界艺术的态势,迎来新的繁荣盛景。其显著的特点,一方面表现在题材的开拓与意蕴追求的并进上,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艺术语言和形式技巧的深入探讨与有效更新,最终以多种多样的全新面貌出现于中国画坛。如果我们对李雄范独具风采的工笔人物画进行一番梳理,便不难发现,这位专攻工笔画的艺术家,正是在上述两个方面孜孜以求而别开新径,致使他的工笔画不仅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也对那些在创作道路上处于困惑的艺术家具有启示性的意义。从题材上看,李雄范主要表现的是少数民族的生活状
叶敏文
作者: 暂无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崔道融   唐刘   青玉   主画面   庭竹   禹锡   艺术硕士   工笔花鸟画   祥龙石图   二维码  
描述: “叶敏文扬州仪征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大学2013级艺术硕士,师从聂危谷教授。”其工笔花鸟画作品《宣和新韵》,采用三联画样式。用“梅”、“竹”、“石”作为中心团扇形主画面的表现内容,外围借用二维码图示。左图“梅香”,根据唐崔道融五绝《梅花》“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的诗句来表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境;右图“竹影”,根据唐刘禹锡五绝《庭竹》中“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的诗句来表现翠竹在晨雾中随风轻摆的意蕴;中间“石瑞”之画面,采用宋徽宗《祥龙石图》中的太湖石进行反色处理,形成新的视觉效果。由于团扇
游心于淡
作者: 孔六庆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晕染   学术研究   气格   游心   中国绘画史   画水   淡墨   工笔花鸟画   出于意表   息交绝游  
描述: 早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我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在"感受生技法"的理念中,呈现色彩浓郁而技法多变的特点。然而,1994年起埋身书斋进入了中国绘画史学术研究的十年息交绝游状态后,作品面貌悄然改变了:先是在题材上转向画水,如《水面清荷》、《清风双凫》、《寒塘将凝》等各尽水的形态之变,同时构图上吸收山水,用色上趋向清雅。接着是对残荷题材表现不已并止步于颜色,一任高古游丝描与淡墨晕染去表达,脑海中跳出的几个字是"淡而厚",古书的片言只语如孔子的"仁者静",老子的"恬淡为上"、"静之徐清",庄子的"游心于淡"降
更正声明
作者: 暂无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墨   南京艺术学院   工笔花鸟画   李长   一代宗师  
描述: 关于《彩墨中国》2014年12月刊(总第9期),名家追忆栏目下《深沉静韵独领唯美风骚——研读工笔花鸟画一代宗师李长白》一文,文章作者错标为旅美画家李小白。后经证实作者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六庆,特此更正声明,并向作者和广大读者致歉!
< 1 2 3 ... 20 21 22 ... 26 27 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