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工笔花】搜索到相关结果 202 条
-
“不减宣和瑞鹤图”
-
作者:
纪太年
来源:
中国报道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瑞鹤图
书画艺术
宣和
中国工笔画
突出贡献
文化艺术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丹顶鹤
江苏省铜山县
-
描述:
喻继高,当代工笔花鸟画大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表彰的对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会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 喻继高1932年生于江苏省铜山县,195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1957年参与筹备并调入江苏省国画院,曾参加全国第三、六、七、八、十届美展,并多次入选国际性展览,1986年、1988年、1997年分别在北京、广州、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个展,联合国文委会颁发奖状表彰他在中国传统画上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交流做出的巨大贡献。
-
岁月如丝,清芬隽永
-
作者:
张晞
来源:
现代苏州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泼墨
国画
墨韵
写意
简淡
-
描述:
在一平如镜的水面上,垂柳轻拂,飞花点点,一叶小舟悠游其间。观之简淡清朗,如沐和风,然而,这并不是一幅传统国画。在群山环抱中,大江迂回,奔涌前行,雾霭苍茫,墨韵奔腾,好一派壮丽山川,然而,这不是一件泼墨写意的大手笔。草木茂盛的季节里,娇俏可爱的小鸟与繁花争艳,花枝明媚,羽色绚丽,令人悦目赏心,爱不忍释,而这,也不是一篇工笔花鸟细绘。
-
道德秉承与艺术跨越:韦选毅中国画创作简评
-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小说(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艺术道路
道德
心路历程
艺术创作
简评
中国画创作
自我超越
-
描述:
韦选毅艺术创作的特异性,记述着他在艺术道路上的自我超越及灵魂思考,而其形成的工笔花鸟、人物及山水三大创作系列,丰盈着他作为画家的创作经验和心路历程,也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标注着一个时代的高度。韦选毅的山水画是其艺术创作的典范代表,其艺术作品的道德秉承和笔墨表达的艺术跨越,使其山水画具有了探索与突破的艺术价值。受教
-
华宜玉先生美术作品赏析
-
作者:
华宜玉
来源:
风景园林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画技法
书画艺术
作品赏析
华宜
华先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
工笔花鸟画
水彩艺术
绘画创作
油画系
-
描述:
华宜玉,女,1922年生于北京。北平艺专油画系毕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学画渊源自童年时代受家庭影响,比较早地受到传统书画艺术的熏陶,培养了对绘画的兴趣,先后在私人画室学画小写意、山水及工笔花鸟画。幼年时代的国画基础对以后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无形的影响。1952年至2005年,华先生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人才;同时她又是一位勤奋的画家,对人民和山川风物怀有深厚的感情。教学之余,潜心创作水彩画,她的作品造型严谨,笔法流
-
画是无声诗
-
作者:
周岩
来源:
董事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力
工笔画
内心
创作形式
形式与内容
艺术创作
工笔花鸟画
无声
沉静
艺术表达
-
描述:
“工笔画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艺术表达,是一种需要内心持久沉静的创作形式,唯有沉淀下来才能让艺术形式与内容的融合臻于完美。”在袁传慈的话语中,提及最多的人是恩师喻继高老先生。作为当代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大家,他不仅仅将“技艺”授予袁传慈,更让他深知如何将工笔画成为内心的信仰。 三分天赋,七分努力。袁传慈自幼酷爱绘画,生长在风景秀丽的安徽寿县叫作袁氏祠堂的小村庄里,因为太喜好画画,笔墨材料耗费较多,他想尽办法搜集别人的剩余物。
-
谈宋代工笔花鸟画的美感
-
作者:
田然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和谐
宋代
艺术美感
写生画
手法
花草
工笔花鸟画
黄筌
绘画
作品
-
描述:
宋代工笔花鸟画在结合前朝历史的基础上,基于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所绘画的对象都是来自大自然的树木、花草、飞禽、走兽、鱼虾等,从而产生了历史上工笔花鸟画的巅峰时期,造就了一大批的经典作品和名人名家,对我国花鸟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主要探讨了宋代工笔花鸟画的美感。一、宋代工笔花鸟画的美感特点宋代是一个注重商贸和文化的时期,多数帝王都
-
天工与清新--评莫高翔的工笔花鸟画
-
作者:
李蒲星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渲染画法
现代平面设计
美术教育家
基础教程
曾先生
景祥
工笔花鸟画
社科基金课题
中国书画
骨法用笔
-
描述:
工笔画源远流长,其形式技法至唐代已趋成熟,至五代臻于完善,至两宋时已达炉火纯青的高度,最能代表工笔艺术成就和技法高度的是两宋时期的工笔花鸟画。莫高翔钻研传统工笔花鸟画十余年,尤其是对宋人的工笔花鸟有过深究,其精深的程度,无论是审美理念、构图特点、
-
乡土底色上的生命意象:赵洪琦工笔花鸟画评析
-
作者:
牛克诚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点
底色
生命意象
乡土
创作主题
乡村
工笔花鸟画
绘画
作品
技法表现
-
描述:
赵洪琦是一位从乡间走出的工笔花鸟画家。乡土是他最丰厚的创作资源,乡村经历是他最令人艳羡的艺术履历。他绘画的一切,无不是以乡村为基点;乡土,构成了他工笔花鸟作品的基本底色。
-
拥抱生活清新雅逸:赵洪琦工笔花鸟画观感
-
作者:
陈白一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山水画
民族精神
发展成就
艺术宝库
历史传统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中国绘画
拥抱生活
-
描述:
中国绘画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是生长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精神沃土的奇葩。相对于中国画的人物或山水画来讲,花鸟画的历史传统尤为庞大而完备,特别是明清之后,花鸟画的成就曾经几度代表了整个中国画发展成就的高峰。各时代产生的大师们也多为花鸟画家,他们留下了极其丰厚的历史传统。
-
捕捉自然与生活最美的瞬间
-
作者:
赵洪琦
来源:
创作与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求真
当代美学
艺术理念
捕捉
文友
文学艺术
工笔花鸟画
自然
宗白华
田间劳作
-
描述:
“万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是古贤王羲之在一千七百多年前与文友兰亭雅集时留下的诗句,特别强调了艺术求新的重要。当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哲学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介乎二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的谐合的是‘美’。”文学艺术是实现“美”的。求新求美也就成了我工笔花鸟画艺术研习道路上的最高追求。近十余年中,我时常回到故乡湘南,在幼时辅助父亲从事田间劳作的野岑幽溪间流连。我多次返回云南西双版纳,在回味少年时期随支边亲人流落他乡的苦痛之时,也一次又一次为狂野的版纳风情欢呼腾跃不已。我也常在湘山楚水间为收集创作素材而奔忙。这些时候我都是揣怀着一个想法:敞开自我灵心,捕捉自然与生活中的最新、最美、最灿烂的瞬间,让自己手中的画笔,将这些最让人感动的瞬间描绘出来,根据这样的艺术理念,我在自然与生活中撷取创作题材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
1
2
3
...
14
15
16
...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