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尘暴】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
边关风雪行
-
作者:
徐永锋
来源:
中国边防警察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房屋
喂羊
牧民
蒙古包
草原
主人
沙尘暴
作品
油画
风雪
-
描述:
从网上看到一位朋友的油画作品,画里的房屋很像我今年3月份去过的两户牧民的家,除了这样的房子外,他们还有一个蒙古包。
-
穿过果林的几个片断
-
作者:
李新立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收入
自然条件
空气
治平
苹果花
沙尘暴
苹果树
果林
乡镇
-
描述:
1.果花名称中带"绿"字的小餐馆,狭窄低矮,空气浑浊,没有一丝大自然的气息。女老板小巧玲珑,靠在柜台边,好像没有听客人交谈,只顾翻看账册,计算收入。三个人,三杯酒,还有三种牌子的香烟,摆在眼前,和他
-
由沙尘暴到北极熊
-
作者:
哈·杨羽
来源:
赤子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系列
北极熊
作品完成
沙尘暴
不同之处
画面
人类
关联
文字
油画
-
描述:
从文字上看两个题目没有多大的关联,从画面形式上看也有不同之处。但画者透过画作表露出的内在关怀确是一脉相延的。
-
清缁的诗(三首)
-
作者:
清缁
来源:
诗歌月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玻璃
沙尘暴
逃逸
稠度
静态
眼睑
透明
悲伤
油画
寻访
-
描述:
清缁的诗(三首)
-
西部散记——电视片《走进西部》拍摄日记
-
作者:
焦建成
来源:
西部论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门关
王道士
沙尘暴
裕固族
丝绸之路新北道
敦煌研究
河西走廊
敦煌学研究
祁连山
电视片
-
描述:
21世纪最后一个春节刚过,中央电视台《走进西部》摄制组来到了兰州市。从这里,我们将开始河西走廊的拍摄。10年前拍摄《望长城》时,我曾来过这里。而今已是今非昔比。黄河两岸绿色的草坪衬托着黄河母亲的雕塑,喻示着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养育之恩:古老的水车转动着黄河沿岸千百年的沧桑变化。1909年,横跨黄河的第一座大桥在这里建造。从此,世代靠摆渡为生的羊皮伐子客们的艰辛便成为遥远的过去。黄河也因此成为这座城市的象征。 登上北山碑林馆顶楼,从高处俯瞰这座西部都市,夕阳斜照,河面尽洒余辉。朦胧中,似银龙婉蜒而来穿城而过,真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气势。 黄河两岸楼厦林立,街道上车水马
-
美丽、神奇、五彩缤纷的《阿拉善传奇》
-
作者:
达·毕力格图
来源: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居延海
沙尘暴
胡杨
阿拉善
民族音乐
幸福
巴丹
音乐剧
传奇
蜥蜴
-
描述:
巴丹国风流倜傥的王子和美如天仙的居延姑娘双双坠入爱河,沉浸在爱的甜蜜和幸福之中。突然,一股阴风吹过,蜥蜴魔王来了。蜥蜴魔王看到居延姑娘的美貌垂涎欲滴,暗下决心要将居延姑娘据为己有。盛大的婚宴、热闹的场面,两位新人沉浸在幸福之中。这时,蜥蜴魔王来抢婚,喜庆变
-
人文视野下的自然表达——记钟涵《尘暴域之履涉》
-
作者:
王倩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视野
视平线
浪漫主义色彩
延河
尘暴
毛泽东
土地
绘画
作品
代表作
-
描述:
体,低矮的视平线突出了那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这种带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绘画,不仅成为那个时代的标识,也感染了今天的观者。《尘暴域之履涉》(见本期封三)和《延河边上》从构图上看有些相似。在一片开阔的视野中
-
今夏真丝面料俏销
-
作者:
史巧观
来源:
丝绸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袖连衣裙
服装面料
真丝绸
沙尘暴
东方丝绸市场
印染工艺
个性化
桑波缎
装饰功能
实用功能
-
描述:
,人们也不易出汗 ,给真丝服装穿着创造了良好条件。五彩缤纷的真丝头巾相继“登场” ,受到北方客商的关注 ,看样定货者络绎不绝 ,呈现产销两旺的好势头。虽然现在头巾的装饰功能已胜过它的实用功能 ,但由于今春北方“沙尘暴”天气严...
-
好大一个川
-
作者:
新力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银川平原
贺兰山岩画
人文景观
沙尘暴
建筑艺术
高层建筑
黄河流域
毛乌素沙漠
风景名胜区
腾格里沙漠
-
描述:
黄河在宁夏境内的流程大约有490多公里。这儿南山是北,中间夹着由狭渐宽的冲击平原。在黄河流域这儿一直用两个有意思的字眼儿来表述。一个是“套”,即为著名的黄河河套地区的西套;另一个是“川”,银川平原号称米粮川金银川锦绣川。五年前我曾在银川新城小住过几天,所以这回一下火车就奔了老城的宾馆。回族出租车司机十分热情,走过一条宽阔的河渠时还主动提醒我,这就是银川平原上古干渠之一的汉延渠。滚滚的黄河水顺着渠道向远处的贺兰山流去,汉延渠两岸竟是一派江南水乡景象。我沿着汉延渠一边拍摄一边感叹:银川一带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是和乌鲁木齐并称的太阳城,可是因了秦汉唐夏清诸渠之引水却形成七十二连湖!接下来的一天多我一口气看了好的地方:位于老城西南的承天寺有宁夏最高的佛塔,八角十一层楼阁式砖塔高达64.5米,比西安的大雁塔还高出半米,寺院内现在为银川博物馆。人称北塔的海宝塔是宁夏最古老的佛塔,相传5世纪匈奴首领赫连勃勃曾经整修过,现在的海宝塔为九层十二级高达54米的砖塔,玲珑精美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草草吃了早餐,我们马上赶赴滚钟口。滚钟口距离银川古城约34公里,是贺兰山上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贺兰山下一排...
-
本分与前卫:与马轲谈绘画
-
作者:
孙秀庭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布面
沙尘暴
当代性
暗物质
作品
外在形式
视觉艺术
油画
当代绘画
-
描述:
(一) 我常与马轲聊画。 马轲把这种聊天称为“聊我们自己的事”。 我们所聊的话题大都从绘事细节开始,但很快变得抽象起来,似乎总是被引向一个暗物质的中心点,可常常一两个小时下来,还是围绕那个点寻求着什么。一切被隐藏的动机吸引,每次谈话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这里有一种深入到绘画真相中才会发现的“飘乎状态”。 马轲谈画大都不涉及具体画法,除非要通过技法说明其他问题。在他提到过的为数不多的画家当中,科林思(Lovis Corinth)是一个。 科林思(1858—1925)为欧洲画坛留下的那份遗产,刚好和塞尚(1839—1906)形成对照。两位都是“先贤”,后者因为对立体主义、抽象绘画的贡献最终体现在知性革命的范畴;而前者是把自然客体当做媒介去获得人的本质与画面本质的同一性,同时使一种相应的表现形式自然地产生出来。巧合的是,塞尚早期的创意画就含有充满想像的表现性质,以致到了他后来的“与自然平行的创造物”中,这种原始的直觉还一次次返回他的精神世界。 欧洲美术史上素描与色彩的方法论的论争从十七世纪就开始了,到了现代演化为形式与自发性的既对立又互利的文化整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