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寻】搜索到相关结果 407 条
-
安远县发现明代青花瓷窑
-
作者:
欧阳意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远县
于都
信丰
定南
南至
文物普查
寻乌
建窑
依山
西距
-
描述:
1982年十月安远县进行文物普查,得知镇岗公社半天塘有古瓷窑。1983年6月对其复查,其时在窑址地表上采集到遗物标本。 一 安远县地处赣南,东邻会昌、寻乌,南界定南,西靠信丰、赣县,北界于
-
重读古画寻找自我
-
作者:
古仪
来源:
书画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宋代
美术学校
唐朝
寻找自我
仕女形象
重读
古画
-
描述:
中国工笔画在唐朝已进入高峰,至宋则蔚为大观,六法具备。唐代张萱、周昉的贵族仕女形象,宋代以黄荃为代表的宫廷画派精细严谨和华丽典雅的风格,使我心动。我出生在上海,后在杭州西子湖畔的美术学校求学,对生活在这样氛围中的女生,心仪风格秀丽雅致的工笔画是十分自然的。记得小时候,我会在纸上、墙上、地上,甚至在课本里画满了无数的美女,这些无数
-
从寻租到设租
-
作者:
霍彦立
来源:
书摘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汽车
政治家
市场经济
权力
寻租活动
院外活动
立法人员
国产汽车
市场需求量
美国汽车工业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早期,美国汽车工业步履维艰,宽敞气派但耗油量大的美国国产汽车的市场需求量锐减。与此同时,相对小巧玲珑而且省油的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却大为出彩,市场份额步步扩大。面对这种局面,美国的汽车制造商、汽车工会以及来自产车州的政治家们联手组成强大的院外活动团队,游说立法人员与行政当局通过立法阻止日本汽车进口,保护国内市场。最终,里根政府做出强烈反应,与日
-
寻梦,在胡同
-
作者:
王思思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梦
小巷
胡同
小伞
江南
说不出
青石板
溅出
青花
银铃
-
描述:
在江南长大的孩子,对细雨绵绵的青石板小巷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青花布小伞,撑开了头顶一片成长的蓝天。伞尖的水滴总是随着银铃般的笑声一同飞溅出来,在雕花窗棱之间刻出年轻的痕迹,掷地有声。胡同就是北京的巷子,但胡同和江南的巷子不一样。胡同不适合旋转,不适合撑青花布伞,不适合飞奔和肆意地欢笑。北京的胡同是
-
印度人的迎春狂欢节:胡里节
-
作者:
沈光年
来源:
今日民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人
节日
颜色
印度历
寻常
五彩缤纷
百姓
土地
狂欢节
颜料
-
描述:
印度是块神奇的土地,而这里的胡里节更是神奇。每年2月底或3月初,即印度历12月的月圆之夜,胡里节(也叫洒红节)就开始了。节日到来时,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寻常百姓,都载歌载舞,尽情地用五彩缤纷的颜色装扮
-
秀丽黄雅粉彩瓷
-
作者:
雨晨
来源:
今日上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艺术成就
耐人寻味
粉彩
-
描述:
中国陶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清朝呈现灿烂辉煌的景象,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品种要数彩瓷的发展。在美轮美奂的彩瓷世界中,别具神韵、耐人寻味的粉彩瓷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艺术成就。
-
莫干山寻访毛泽东足迹
-
作者:
伍一
文楚
来源:
今日浙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干山
天目山
面包车
浙江北部
毛主席
德清县
足迹
毛泽东
人房
寻访
-
描述:
“翻身复入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毛泽东)。7人座面包车七转八弯,一盘复一盘地攀越莫干山道,循着历史旧路,一路风情目不暇给。99岁末,我又来到这座名山,寻访毛泽东及诸元勋们的足迹。莫干山在浙江北部德清县(原武康县)境内,是天目山的支脉,山并不高峻却玲珑嶙峋,方圆
-
“圆梦丹青”从丛鸣开始
-
作者:
罗淑敏
来源:
中国残疾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丹青
听力残疾
中国残联
耐人寻味
图书馆
-
描述:
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一个普通的房间里,四面洁白的墙上挂着十几幅油画,色彩并不绚丽却很生动,内容并不复杂却耐人寻味,这些都是重度听力残疾画家丛鸣的作品。12月23日,这里举办了由中国残联宣文部、
-
江汉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师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梦
人体
港湾
布面
水彩
美术教师
作品
江汉大学
油画
艺术学院
-
描述:
江汉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师作品
-
稳准平匀——DV四大持机要领之稳
-
作者:
付庆军
来源:
数字世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脚架
基本的
凹凸不平
寻像器
稳定器
运动镜头
画面
技术要求
摄像机
摄像师
-
描述:
初次接触摄像,把玩爱机,当时的心情可以用两个词儿“新鲜”加“兴奋”来形容。呼朋唤友、携妻带子,选一风光秀美处为外景,开始了人生第一拍……打道回府,观看样片,出人意料——镜头竟有些惨不忍睹,画面如同一辆破车行驶在乡间凹凸不平的土路上,上下颠簸,左右晃荡,起伏不定;就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可见,将镜头拍得完美一些,体现点专业水准,并非一日之功。镜头拍摄讲究四个字“稳、准、平、匀”,这也是摄像操作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其中“稳”是摄像机拍摄的首要条件。“稳”就是拍摄过程中摄像机要处于稳定状态,从而保证拍到的画面是稳定的。任何不必要的晃动,都会破坏观众的欣赏情绪,首先晃眼、累眼,继而心生烦躁和不安。DV机小巧玲珑,方便携带,但轻飘飘的机身又弱不禁风,手持拍摄时,比电视台大个的专业机器更容易晃动。因此DV拍摄中“稳定高于一切”的口号决不是空穴来风。不管是固定镜头还是运动镜头,只有在拍摄过程中保持机身的稳定,才能保证画面的稳定。专业影视创作大多利用三脚架,轨道车、升降台、稳定器等专用设备来保证镜头的稳定。那我们用DV摄像时怎么稳住画面呢?
<
1
2
3
...
13
14
15
...
39
40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