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略论油画的色调处理
作者: 沈行工   来源: 艺苑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油画艺术   “先锋派”   现实主义   当代中国   现代艺术   古典主义   拜占廷   中国油画  
描述: 略论油画的色调处理
五彩缤纷的冰灯摄影
作者: 王淑云   来源: 大众摄影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微距镜头   微距摄影   享受   乐趣   事实   世界  
描述: 五彩缤纷的冰灯摄影
钙塑吊顶板粘合施工
作者: 邓祥发   来源: 建筑技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龙骨   施工方便   胶粘剂   低密度聚乙烯   吊顶材料   顶板   主要性能   隔音性能   实践证明   粘合  
描述: 钙塑吊顶板造型美观、质轻、防潮、难燃,有利于抗震,有一定的吸音和隔音性能,装饰效果好。钙塑吊顶板与木龙骨采用XY401胶粘剂粘合,施工方便,粘结牢固。实践证明,钙塑吊顶板是一种较理想的装饰材料
征稿简则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论文   研究简报   实验技术   文献综述   学术性   陶瓷工艺   陶瓷美术   陶瓷机械   景德镇陶瓷   学术评论  
描述: 一、《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是日用陶瓷工艺、陶瓷机械、陶瓷美术、陶瓷史及其有关的专业基础学科方面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上述专业范围里的未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研究简报、学术动态、文献综述、实验技术与仪器的改革、专业教材与专著的学术评论、陶瓷美术理论与作品,并酌情刊登少量其他性质的文章。
西方现代雕塑与建筑
作者: 吴家骅   来源: 南京工学院学报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实主义   徐悲鸿   中国油画  
描述: 西方现代雕塑与建筑
关于美的根源的探索
作者: 朱克   来源: 绍兴师专学报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实践   人与物   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黑格尔   实践活动   共同根源  
描述: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在《论艺术》中告诉我们:“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客观世界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比比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发现,都能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描述出各种各样美的东西来,但是这些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共同根源又在哪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两千多年来有多少美学
我所见到的美国现代艺术
作者: 袁运甫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外文化交流   西方艺术   当代美国   超级写实主义   艺术家   现代艺术   抽象主义   艺术品   作品   工艺美术  
描述: 从东方到西方,我们去寻求什么?坐在波音747飞机卧椅上,我的思绪还处于朦胧之中……。疲乏的航程,怠倦的眼睛,好不容易在茫茫夜色胧罩着的太平洋上发现了一串串珍珠般的灯火。随即,映现出交织、穿掺着的电的光影。灯的海,楼的山……,去纽约的中间站——东京到了。大概停留了两小时,继续东航的机上遇到一批来自台湾的青年人,他们热情地和我们交谈,一个个地提出问题,敦煌千佛洞壁画和云岗石窟雕塑保存的好吗?长城现在
《筛麦女》
作者: 李钟淮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场主   库尔贝   法国大革命   现实主义   艺术家   十九世纪   巴黎公社起义   作品   油画   领袖人物  
描述: 油画《筛麦女》的作者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是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画派中的著名代表和公认的领袖人物。1819年6月10日,出生在法国东部奥尔南的一个富裕
从生活出发去创新——关于创作《风雪行》的通信
作者: 王义胜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中   构思   工笔重彩画   现实生活   人物画   创作   中国画   自行车   创新   风雪  
描述: M·B 同志:你好!来信收到了。谢谢你对我参加国画人物画十人联展的几幅画所作的一点探索和尝试给予肯定和鼓励.春天.看到你和你的学生们的工笔重彩画展.使我很受启发。对于你们用工笔重彩画反映现实生活所作的努力。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明清以来衰退了的工笔重彩画种.只有在排
影艺掇拾二则
作者: 益华   桂森   来源: 文谭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稚拙   色调   怪物   虚实相映   含糊不清   情节的生动性   外沉   影片   写真   油画  
描述: 〔童言写真倍亲切〕日本影片《泥之河》以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了解世界,虽然幼稚,却格外真切细腻;好象一幅幅色调凝重的油画,使人更注意它生动的细部.尤其它以孩子的口来诉说、解释生活的艰辛,虽然稚拙,甚至含糊不清,却格外沉痛深切.喜一向信雄讲河中有吃人的怪物,这正是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