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关于油面教学的思考与认识
作者: 牟达器   来源: 艺术工作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新写实   前苏联   工作室制   写实主义   新古典   教育方式   中国美术  
描述: 鲁美油画系于1994年成立工作窒,借着当时中国美术教育方式从前苏联方式转变到现代写实主义的契机,各大院校纷纷采用工作室制,鲁美先是成立了新古典、新表现、新写实三个工作室,后来又有了全景画工作室。
爱荷华大学视觉艺术馆
作者: 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   来源: 建筑技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学   珠宝艺术   艺术馆   办公空间   虚拟现实技术   3D设计   冶金技术   视觉艺术  
描述: 爱荷华大学艺术史学院的视觉艺术馆拥有约11 706m2尺的通高空间,包含了众多视觉艺术媒介:从古老的冶金技术到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陶艺、3D设计、金属艺术、珠宝艺术、雕塑与绘画艺术、平面设计、媒体
《青花瓷》的修辞美
作者: 武旭晗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与人交往  
描述: 《青花瓷》是我很喜欢的歌:喜欢它的旋律,更喜欢它的文字。下面是我对这首歌词的赏析。 首先,这首歌词把比喻修辞运用得淋漓尽致:“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初妆,那一定很美,不然不会用牡丹来形容——惊艳,大气,雍容富贵,国色天香。两个人一见钟情吗?抑或是男子一厢情愿。 类似这样的句子还有“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为“喻词”,“细腻的秘密”与“绣花针落地”巧妙串联在一起,呈现出彼此微妙的关系:那段“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是如此细腻,因而被小心呵护着,唯恐一碰就破,就像绣花针落到地上,是那么轻盈细微,却又带点小小的危险。
数码艺术打造超现实景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现实   市政厅   艺术家   数码艺术   爱沙尼亚   曼哈顿   雕塑   景观  
描述: 2017年6月22日到11月9目.爱沙尼亚艺术家卡佳·诺维茨克瓦(Katja Novitskova)的”Earth Potentia”系列作品在纽约曼哈顿下城的市政厅公园(city Hall Park)展出。届时市政厅中将出现一个个由平面切割雕塑组成的超现实景观.
穿越自然与召唤心灵超现实主义情怀——郭小凌的重彩工笔人物画
作者: 李建群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召唤   人生阅历   工笔重彩   情怀   自然   超现实主义   心灵  
描述: 艺术是心灵的表达,是从艺者心灵与人生阅历积累碰撞后流露出的产物。出身于艺术世家的郭小凌,在中国重彩工笔人物画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郭小凌的父亲刘凌沧生前是中国工笔重彩的一代大家,中央美院国画系教授。她的母亲是荣宝斋的画师,也是工笔重彩方面的专家。自幼耳濡目染,受家庭影响的她,热爱绘画。十三岁便师从周思聪,卢沉二位著名水墨画家,终生受益
中原岩画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作者: 张颖   宋豫秦   姜维   李俊兰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世界   原始人类   开发利用   实物资料   岩画   中原   原始社会   保护  
描述: 的重要实物资料。"它像一个观测古代人类智慧技能和生存方式的万花筒,从中可以窥见古代人类工作劳动方式、经济活动、社会实践、审美倾向、哲学思想、原始思维和自然环境。"[2]据统计,截至2012年9月,中国境内共发现岩画点
雕塑三人谈(节选)田世信·隋建国·展望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积累资料   理论家   节选   个人创作   中国美术史   雕塑家   展望   理论与实践  
描述: 张:对于中国雕塑理论与雕塑史的研究,一直是中国美术史上的薄弱环节,在世纪之交的今天,不断积累资料、不断探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需要理论家与雕塑家共同完成的课题。所以今天约请了三位雕塑家参加座谈,首先请向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你们最近的个人创作。
耿雪
作者: 耿雪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实验   艺术范畴   当代艺术   装置   后现代   图像   艺术教学   雕塑   研究生  
描述: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用“凿”的方式留下他的“痕迹”,我不使用工具,是用双手来推很软的瓷泥,像在给人按摩一样。我在泥土里不断留下手的“痕迹”,泥土在我的手上沾满了自己的身体。影片中一直贯穿着“力”,从我的身体发出的,通过我的手臂传递给泥土的力量。影像的字幕是米开朗基罗书写的情诗,我将这些诗句作为字幕,和我在影像中的行
王中
作者: 王中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写实主义   东方艺术   现代雕塑  
描述: 当今艺术家的使命已不仅仅是自得其乐地完成一件完美的作品,愉悦人的视觉。艺术应进入更开敞的空间,去关注置身于世界与时代和人本身存在的位置和处境,及由这种处境派生出的种种理由。因此,我不愿在自己工作室的一隅仅仅从事完成一些个体、技术的自由发挥。不管是我的“老北京系列”、“四合院
沉重的幽默——陈文令手稿的精神品格
作者: 王端廷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置艺术   艺术作品   幽默   艺术家   手稿   雕塑家   精神品格   超现实主义  
描述: 作为中国当代艺坛一位著名艺术家,陈文令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但是他的艺术却一直难以被归类。人们通常将陈文令当作雕塑家,而实际上他的雕塑已经逐渐装置化了,他甚至利用现成品创作大型综合艺术作品,实际上他的大部分作品应该算作"雕塑-装置艺术"。陈文令具有强烈的人文情怀,他的作品
< 1 2 3 ... 7 8 9 ... 81 82 8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