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影:李玉端作品展
作者: 张瑜洋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现实   人物造型   绘画作品   上世纪末   艺术家   元素   李玉   创作   风格   艺术空间  
描述: 形成有趣的呼应,也部分体现了艺术家这些年创作的风格及心情的变化。从展览看来,李玉端上世纪末的绘画作品大多风格沉郁,人物造型抽象,较多运用超现实元素。在他的绘画作品里有各种各样的围墙、铁门,还有那种像洞一样的门,就感觉人
哈龙·米尔扎:游走于噪音、音乐之间
作者: 费婷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浮石   当代艺术   新艺术   石机   太湖石   环境艺术   作品   艺术实验   展望   雕塑  
描述: 在古老的部落社会,文字文化未发生以前,耳朵的作用要远远超过眼睛,但此时耳朵并未从其他感官中分离开来。文字发明之后,尤其是印刷术的到来,部落时代的听觉空间转向了二维的视觉空间。马歇尔·麦克声汉更是认为在印刷时代,眼睛的作用被大大强化了,使人类的视觉扶其他感官中分割出来,因此这是一个视觉空间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到了电子媒介直至当今的数字时代,在"地球村"的背景下,我们又看到了听觉空间的回归(一种跨越时空的"面对面"交流)。曾获得2010年北方艺术奖、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银狮奖的哈龙·米尔扎受到了麦克声汉这种观点的启发,认为听觉和视觉的意义是同等的。除此,他的作品还指涉了声音在当代文化中的重要性,他利用雕塑的元素来创作微妙的乐曲,探索如何将噪音转换成音乐的可能性。
浅谈我对写实油画的理解
作者: 李全恒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传统的继承   形式语言   艺术巨匠   艺术风格   写实绘画   个性创造   材料技法  
描述: 目前我们所表现的就是具象的写实绘画,人们对它的品评是基于一个趣味的基础之上,审美判断完全来自于个人趣味,从西方绘画的源头开始,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就是在努力接近真实的自然,在文艺复兴之前,正是因为绘画
虚实相生行笔之间
作者: 赵望舒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笔   虚实   造型   弱化   油画  
描述: 油画作为一种绘画形式,是对形和色的描述与表述,相对于写实主义绘画而言,造型问题与色彩运用已经变得不单纯是绘画的元素和基础,而是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画家主观意向的一种载体。虚与的运用在绘画过程中的交错,使对象具有了视觉分量和审美内涵,是油画在中国的另一种发展
成为“艺术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艺术   艺术市场   青藏高原   艺术风格   美术学院   黄土高原   当代中国油画   写实主义   作品  
描述: 罗丹曾说:“艺术之源,在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传达情感。” 艺术情感的表达,是当下对艺术家的影响,所作出的一种反映。由刘展、匡峻、谭天帏三位年轻艺术家组成的 “unmask”组合,作品大都以自我形象为蓝本,结合对当下的思考与自我认知,运用雕塑形式进行对艺术的解读。 Unmask认为注重艺术层面的思考而不是作品材料的本身会来得更纯粹。“在艺术的整个发展过程,它也存在一个别的类型,它只针对艺术本身,它做的思考,做的研究,到今天这个问题,可能不会去关注这个问题了,假如以前从古典绘画,到现代油画,到印象派,到野兽派,这种纯粹的艺术样式没变,但如果它在变的,这是表面上的东西。
我对油画的再认识
作者: 王彦文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油画艺术   油画民族化   艺术道路   美术作品展   詹建俊   欧州   俞晓夫   写实性   中国油画  
描述: 已有百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油画经历了起起落落的磨合。刚开始学习油画的人非常注意油画的精神性、写实性和多元性。旅欧的画家都认
谈风景画与意象油画
作者: 方声涛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山水画   油画家   油画艺术   西方古典   艺术创造   当代油画   传统文化艺术   当代中国油画   写实油画   意象油画  
描述: ;继续从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吸收养料,赋予这外来画种以更鲜明的民族特色。这是从宏观上说的,其实,具体到每一位艺术家,也不外乎会作如此思考和实践。从表面上看,这两项任务似乎互相抵触,不能融为一体,但仔细
我看中国当代写实油画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来华传教士   欧洲油画   写实艺术   中国艺术   艺术家   现代主义   中国知识界   理性分析   艺术创作   中国当代  
描述: 油画从16世纪起即由西方来华传教士介绍到中国来,但中国人真正开始油画艺术创作始于19世纪末,至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对欧洲油画,中国知识界经历了从误解、排斥到接受、赞赏以至推崇,再到理性分析、融合、创造的过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派遣数以百计的青年学子到日本、西欧(主要是法国、比利时)去学习西方绘画与雕刻,其中学习油画的居多。20世纪
茶关世象:陈安健的“茶馆”系列油画
作者: 彭肜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感受   照相写实主义   陈安   程丛林   绘画技法   超级写实主义   人生体验   四川美术学院   语言方式   茶关  
描述: 陈安健老师与川渝的茶馆之间一定存在着一段"宿世因缘"。否则,很难理解他为什么会在40岁那年突然开始将所有的人生体验、生命感受、艺术积累以及时间精力都投入和倾注到"茶馆"系列的油画创作当中去了。基于超级写实主义的语言方式,人们一般习惯于将其"茶馆"系列与重庆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旁边的交通茶馆这个具
油画风景的现实困境与可能性
作者: 易英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本质力量对象化   新时期   现代主义艺术   自然美   现实主义绘画   自然主义   后现代主义   人与自然   油画  
描述: 现实主义的风景画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发生互换的过程中对自身本质的观照。因此,风景画对自然美的表现从来不是对自然本身的认识,而是人类文化以各种方式显现自身的结果。独立的风景画的出现不是在人文主义发达的意大利,而是在晚期哥特式盛行的
< 1 2 3 ... 7 8 9 ... 80 81 8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