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个层面   教学   毕业生   实践成果   研究方向   导师   美术学院   创作   作品   雕塑  
描述: 本届毕业生作品涵盖雕塑系本、硕两个层面,五个研究方向的教学、创作、实践成果。其主题、内容涉及广泛,形式、手段丰富多样。
漫说雕塑之二——比较中的思考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生活中   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   艺术家   西方   雕塑家   组成部分   城市雕塑   罗丹  
描述: 雕塑,一方面离我们很远,因为常常被置之高处,成为人们心仪、膜拜的神物;另一方面,又离我们很近,因为可以从不同方位观赏,甚至把玩,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意义也就升华了。
构造雕塑
作者: 许正龙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美术院校   雕刻   雕塑实体   雕塑造型   艺术创作   雕塑家   作品   二十世纪   构造法  
描述: 数年前,一个温暖冬日,一位近年走红的青年雕塑家对我说道:“中国的美术院校雕塑系实际上是泥塑系或者说是雕刻系。”此话让我有点吃惊,深居京城院校
第三回北方雕塑年度展
作者: 韦尔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践与探索   具像   综合材料   青铜   北方   专业训练   雕塑家   风格   展示   基础训练  
描述: 2007年7月,《北方雕塑年度展》至此以是第三回了,这是首次以具像风格为宗旨的展览,是展示北方雕塑群体或出身于北方的雕塑家的不同面貌及在具像范畴之内的艺术实践与探索。他们绝大多数受过良好的写实基础训练,然而如何将这种具有共性的专业训练,
走向世界市场的工艺雕塑
作者: 潘映雪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院校   工艺性   艺术市场   竞争形势   出口贸易   实用型   经济的   工艺品   雕塑艺术   园林雕塑  
描述: 经济的发展使雕塑艺术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而工艺性雕塑正以创意产业的方式从多渠道进入了世界艺术市场。因此,对实用型的雕塑人才的培养应引起重视,以应对竞争形势的日益剧烈的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催生“泛雕塑”
作者: 楚歌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坛   实践层面   实用艺术   艺术展   艺术家   文化创意   产业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工艺美术  
描述:2007泛雕塑艺术展》暨第13届中国雕塑论坛,于今年10月10日~14日在上海世贸商城如期举行。本次活动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分别对泛雕塑作出了梳理与探究。
关于泛雕塑——兼及文化创意产业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业化   艺术实践   社会责任   审美意识   艺术家   文化创意   艺术品   知识产权保护   雕塑艺术   现当代  
描述: 泛雕塑的提出是为了对雕塑艺术有一种新的认识,融合传统与现当代,学院与民间、材料与科技等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和成果,发掘彼此的体验与经验,达到兼容并蓄的目的。文章以新的视角对泛雕塑的概念以及与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诸方面做了论述。
众生喧哗背后的生长点——第二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记
作者: 王文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长点   大众文化   展览   后现代   高校毕业生   大学生   作品   波普艺术   雕塑   关注现实  
描述: 当看到《星期天的早晨》这样的作品时,不能不让人吃惊,如果不是展览标题的提醒,我怕不会想到这是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仅仅20岁出头的当代年轻人
中国作家协会办公楼公共艺术实践
作者: 李家骝   陈晓林   魏二强   来源: 装饰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作家   本科生   中国   实践活动   办公楼   研究生   公共艺术  
描述: 这次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托,我们几位教师领着研究生、本科生用近一年时间实现了一次较完整的整体壁画、雕塑设计实践活动。从最初的文案讨论,到最后的每件作品落实。汇集了大家的智慧。作协领导和院领导也提出
中国画材料与艺术及文化的关系
作者: 熊长虹   来源: 艺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材料   架上艺术   实验水墨   艺术家   行为发展   艺术品   艺术文化   中国画   视觉艺术   精神  
描述:确实如此,不管是架上艺术的末路还是架下的行为发展,都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在这一点上西方做得更踏实。我们的中国画从工笔到写意到实验水墨,它的发展也不能回避这个问题。1、用材料说话
< 1 2 3 ... 41 42 4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