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两种技巧融于一炉——读路透社关于我国国庆50周年庆典的一篇综述
作者: 黎信   来源: 中国记者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德鲁   建国50周年   艺术技巧   国庆50周年   路透社   庆祝活动   毛泽东   因特网   游行队伍   中国人民  
描述: 10月1日12时,北京盛大的建国50周年庆典结束。23分钟后,笔者在因特网上查到了下面这篇路透社记者安德鲁·布朗采写的综述《显示自豪,展示强大》。安德鲁·布朗采写的综述很值得一读
一位火车司机与他的记者梦
作者: 李善远   来源: 中国记者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月行车   火车司机   头版头条   新闻单位   安全行车   沈阳铁路局   沈阳铁路分局   精神文明建设   通讯员   沈阳日报  
描述: 一位火车司机与他的记者梦李善远当一名职业记者,对沈阳铁路分局火车司机赵桓斌来说,或许永远是一个梦。但他凭着火车头般的毅力,用他那支勤奋的笔,为读者勾勒出五彩缤纷的世界。10多年来,他供过稿的新闻单位达40多家,从新华社、工人日报、科技日报等中央级新闻...
自然·社会·人——读几篇社会新闻有感
作者: 原兴伟   来源: 中国记者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风貌   长安街   客观真实   社会新闻   新华社   自然现象   北京城   奋斗精神   风沙   自然景观  
描述: )、《不怕春来迟,我自增春辉——北国女早早穿起了五彩裙》(新华社沈阳5月1日电)、《青岛樱花醉游人》(新华社青岛4月20日电)、《今春女士重潇洒京城流行宽松衣》(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风库一瞥》(新华社
“京原路8号”推送与评论反馈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记者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风貌   长安街   客观真实   社会新闻   新华社   自然现象   北京城   奋斗精神   风沙   自然景观  
描述: 2017年6月,《中国记者》微信公众号"京原路8号"推送的《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如何脱"茧"而出,这里讲述了她的成长与亲历》受到读者欢迎。读者"禾子"评论说:"玲珑剔透,呕心沥血。春华秋实,硕果累累。"读者"灿云"评论说:"一位创新新闻写作手法的记者。"读者"奋斗者"评论说:"忠诚的社会主义新闻战士。"媒体人史文生评论说:"那时新华社的掌门人河南人穆青倡导新闻写作散文化,郭玲春是当时主要实践者,20世纪90
漂亮的“机器加人”
作者: 陆怀南   来源: 中国记者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照片   网络技术   新闻图片   建设者   开发区   科技农业   以人为中心   西安—安康铁路   工业题材   城市建设  
描述: 在新闻照片中,经济科技题材的稿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反映城市建设、开发区新貌、企业、网络技术、通讯、新医药、新材料、科技农业等各行各业的进展和成就。以往对这类题材的摄影报道,常常以人为中心。例如拍摄工业题材,组照往往采用普通建设者的脸部特写或雕塑般有力的身影,再加上厂房、车间、生产线等来表现;单张新闻图片则以人物作前景,背景是工程全貌或局部。拍摄科技题材也常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