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静心斋悟静
作者: 林倩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七月七日小暑,天公作美,炽热的骄阳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里,凉风习习吹来,连日逞威的暑气突然消减了许多。我和老伴不约而同地想到:趁天好,不妨到北海一游,我最喜欢到静心斋去坐坐。因为,酷暑难耐之日,烦躁不安
一株长在庙堂门口的花
作者: 拾花女人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我想象不出你为什么要长在庙堂门口,这座庙堂离人群那么远,远得要翻越无数座大山,涉过无数条溪流,穿过无数丛荆棘,才能看到它的檐宇在氤氲的绿雾中如鸟一样翘立着,没有人知道那里面深藏了多少山林的偈语。而你,你怎么就偏要长在它的门口,素素淡淡地止了我的脚步? 夕阳落山时,有风轻轻吹来,你微微地摇曳着,擎一枝清香,用悠然的姿势迎接我的目光。你淡雅的色彩、清幽的香气、恬静的神态生出诗意般的韵味,如我窗棂上挂着的月牙儿,在无眠的深夜,清灵了我的梦。那时,我真想给你一个深情的拥抱,如抱着一个悠然的梦。我用轻柔细腻的唇去吻你玲珑的花瓣,与你真诚地私语,让我的泪如露珠一样滴湿你的花蕊,在你的静美中进入淡定的状态。然后我也化作一朵花儿,与你比邻而坐,静静地看你。 看你的时候,我忘记了我是刚从尘世中来的俗人,我的身上还带着尘埃的浊气。我只是想着与你靠近,与一个清灵的梦靠近,在我的心上种植清澈透明的花朵,如生长在泥土里的种子,在我的日子里生根,发芽,直至结出圣灵的果子。闲下来的时候,我会给你讲诉山外的故事。比如去海边捡拾贝壳,踩脚印,听海风诉说大海的宁静,听浪花歌唱大海的快乐。那波纹圈成的涟漪,多么像老船长额头上的皱纹。
猫祭
作者: 钟浩如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一件与猫有关的轶事一直潜藏于心底,至今想起来总有一种愧疚隐隐地萦绕于胸,心灵为之灼痛。 我们家是不曾养猫狗的。那时年幼,大人们的心思猜不透。许多年后我才暗自揣测,家里不养猫狗的缘由倒不全是因了它们不在六畜之列。百日大旱,田地开拆,赤地千里,猫狗靠打点野食苟延,还是能活得下去的。 那时我家的堂屋十分宽敞,摆一二十张条凳也不显挤。加之家居的位置也很适中,因而队里凡遇大事需商,乡邻们都乐意往我家的堂屋凑合着坐。家里人多客常,大门里若蹲卧一两条狗,总难免会“汪汪”地吠几阵。可能是为省却撵狗的周章,才索性不养狗的。那么,猫呢?猫虽很温文尔雅,家里却也不饲它,其缘由或许是因我们弟妹年幼,深为夜间猫之凄惋嚎春所胆栗,加之那时鼠辈大不如现在那样肆虐,于是家中便猫迹罕至。 猫迹罕至当然并非不至。 偶尔也是养过几天猫的。 有一次,对门湖沿上邻居家的老猫生下四只猫崽,全是那种黑白相间的可爱的样子。小猫才三四寸长,毛茸茸的分外玲珑,那叫唤的声音纤细而甜美,听着很容易使人想起玉莹姑娘的歌声,十分讨人喜欢。我每次放学回家,总要绕到对门家放柴火的偏屋内捧着小猫玩得难舍难分。
大地浮雕
作者: 陈绪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上接凤凰山,下连汉江河,故名凤江;群渠归堰引,千埂随水平,人称堰坪。 就这样我被凤江、堰坪迷住了。数万幅大地的流线浮雕,谱写成千万组山水的乐章,汇集出一部空前绝后的田园古诗。这就是漩涡镇──明清万亩古梯田。那如诗如画如歌的意境,那鬼斧神工的造型,那巍峨雄浑壮观的景象,无不撼动人心,惊颤灵魂。 南山脚下的鸡公梁,一分为二,凤江、堰坪的梯田各显特色。 凤江梯田,从水流湍急的东沟、黄龙洞两大河系攀越到云雾缭绕的凤岭、象鼻梁等无数个叠峰,从草木葱茏的罗家湾匍匐到悬崖峭壁的牛家山。这梯田仿佛无数条飞龙一样绕山梁、随沟湾,绵亘不绝。时而迤逦行进,时而盘曲而上,那充满野性的青春活力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堰坪梯田,俗称“一霸(坝)天下”。从寺沟水库的桃子坪,男人胸脯一般的大坝田直扑汉江岸边。一层层梯田,一埂埂石坎,似乎是一圈圈年轮,印证着湖广大移民的先人后辈,向高山征粮、向命运挑战的一皱皱纹理。多少年风霜雪雨的冲刷,几百年如螺似塔的壮丽,是先人们用鲜血和汗水,用智慧和毅力,在铿锵有力的开山号子中,创造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人间奇迹。 “是谁将碎玻璃镶岭边/把这荒山野岭的瘠地改造成了梯田/幻想着搬起鲁班大师发明的梯子/登上云霄去玉皇大帝的南宫天堑/采回悟空掌管的蟠桃园的圣果/让子孙万代都享用这甜蜜/这幸福的生源/长寿不老∕直到永远/思绪早已逝去的先辈/留下这智慧和劳动雕塑的美展/让我俯首崇敬∕让我感慨万千/转眼四处远眺/一杆一杆的天梯/攀搭上云际/与那霞光灿烂/呵/这就是一座座通向美好生活的天梯/这就是一幅幅雕刻在大地上的艺术画卷/美不胜言!”初识南山梯田,我便拙笔浅诗《凤江梯田》一篇。
面对欧元雕塑想起华尔街
作者: 孟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行走在法兰克福的金融区,我的眼前立着一栋银光耀眼的摩天大楼,大楼直插云霄,有傲视群雄的豪迈气势,这就是欧洲的中央银行。银行大楼竖立在美因河岸的法兰克福,德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欧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中央银行大楼前面,傲然挺立着一个庞大的欧元雕塑,雕塑气势恢弘,有一股顶天立地的牛气,那海蓝色的欧元,上下环绕了12颗黄色的五角星。我曾经理所当然地以为,12颗星代表12个欧盟国家,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后来有人告诉我:“这12颗星并不是代表12国,而是代表圣母玛利亚的紧密守护,因为新的欧盟国家还在源源不断地加进来。如今的欧盟,已经有16个成员国了。” 蓝天下的法兰克福,空气里混合着啤酒和葡萄酒的芳香。我站在欧元雕塑之下浮想联翩,依然记得欧盟前12个成员国,在2002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之时,开始使用他们共同的货币欧元。欧元区国家的货币政策,从此统一由欧洲的中央银行负责,也就是说,我眼前的这栋大楼,有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权力范围内还有纸币的印刷、硬币的铸造、支付系统的运作和管理。 欧洲的中央银行在法兰克福,美国的中央银行在哪儿?提起美国的中央银行,很多人肯定会想起美联储,而美联储的总部在华盛顿,我曾经有幸去拜访过。
祭坛上的天使
作者: 甘典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在我眼中,能够与蒙娜丽莎媲美的脸形,大约只有卡米尔了。 追溯一下,卡米尔的出处,应是一座著名的大理石雕像——《吻》,那个沉醉到爱情中的女主角儿。最早,我是在中学美术课本上见到的,20年前。当时,我还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处于美的冲动时期。由此,我记住了作者的名字——罗丹,法国雕塑大师。 前不久,我在地摊上买得一本《罗丹与女模特儿们的隐情》。初以为是本艳情小说,细看内容提要,才知是册严肃的著作——关于罗丹的传记文学作品,美国大卫·韦斯著,胡日健、李必禄、唐若水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详读几页,发觉文笔优美、细腻,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和浪漫的生活气息。 罗丹是19世纪世界最杰出的人体雕塑家。雕塑艺术,在古希腊时代,是对神的顶礼膜拜,追求崇高美;文艺复兴时期,是人神骈居,相互辉映;而在19世纪,思想启蒙运动为人性的呼吸开了一扇天窗,神,开始逃遁隐没,人,由幕后转入前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人体,成为新的艺术语言和文化符号,罗丹正是先驱。他酷爱裸体艺术,狂热地爱恋着这些高于一切自然之美的肉体,因为她们能浇灌他滔滔不绝的灵感,并将其灵魂注入作品。 像自然界的植物一样,肉体也能散发芬芳,有其绽放或枯萎的季节。
天使一滴泪
作者: 陈奕纯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张家界,难道真的是天使的一滴眼泪吗? 游玩只能安排在4月20日全天了。 一大早,当地的朋友就给我们派了一辆小车上山,顺道又接了市里的一个导游小姐。半途,导游小姐忽然望望车窗外说:“哎呀,今天是阴天!大家
偏心的娘亲
作者: 王玉林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如果你要问:“天下有偏心的继母,难道还有偏心的亲娘吗?”我的回答是——有。我的娘亲就是偏心的。 母亲嫁到我家是解放后的“初级社”时,生下我时是“人民公社”吃食堂的年代,以后又相继生下了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那时,家里比较穷,一家人吃饱肚子都不容易。 记得小时候,村里几百户人家,很少有几家能每天生火做三顿饭的,大多晚上不生火做饭,因为大都缺吃少穿没柴烧。我家里有多病的爷爷和奶奶,还偶尔烧上三顿饭。每逢烧饭时,左邻右舍就把自家的黑窝头用布巾兜来,让我娘放在锅里蒸热后回家吃,有辣椒的人家就有菜,没辣椒的人家就啃干馍。还有那些庄户人家到生火人家趁火去晚了,锅里放不下,只得啃凉窝头,或是早早地钻进被窝睡觉,免得挨冻受饿。 说起睡觉,就更寒酸了。凡是家里姊妹多的,或是家里来了客人,没有多余的被子,就让男人领着男孩子去生产队喂牛的草屋里睡觉,称之为“钻草窝”。这钻草窝有“全钻”和“半钻”之分,“半钻”就是一个被子几个人盖,下面以草做褥子;“全钻”就是被子褥子都没有,在草里掏个窝,不脱衣服钻进去。一般来讲,生产队为牲口备用过冬的草有麦秸、秫叶、稻草等,又柔软又暖和。每到隆冬腊月,数九寒天,草屋里可就热闹啦,谁家去晚了,只得睡在靠墙的地方,又冷又不舒服。
刘德寿散文小辑
作者: 刘德寿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描述: 瞎子叔的茅山歌 古坟湾的入口是茅坪,就像我老家藤椅的扶手。早些年,古坟湾是松灌竞相成长的乐园。乐园里松鼠、野雉、青山猫、獾子、毛狗和野兔又成为古坟湾最主要的生灵之一。而那些画眉、麻雀、黄巴聋、青拐子、黄豆雀和阳雀,以及常常给人们带来不祥之兆的黑老鸹和猫头鹰,它们又成为古坟湾的艺术大师。 打我记事起,瞎子叔就在这湾里采煤,割草,砍柴和放牧。而瞎子叔偏又好唱山歌。我们知道,瞎子叔常常在一个漫长的冬天里总是不断地开采小煤窑,不断地奔波和劳作。而他留给我们记忆最深刻的是他每每下井和出井时总要吼上一段他自编的茅山歌: 煤炭黑子真造孽, 一身糊得躯马黑, 下上三天毛毛雨, 早饭就没得…… 一个冬天里,瞎子叔就在这地狱深处的古坟湾里度过。但他采煤却是一种奇迹,在井下作业从不照明,他能分得清哪是原煤,哪是渣石,哪是天枰,哪是底板。从不错采也不混采。这情景常使我们一伙放牛娃目瞪口呆。于是,我们总是怀疑瞎子叔是真瞎呢?还是假瞎?为了验证,我们常常面对面地把手指横在瞎子叔的眼前,他却浑然不知。这更使我们相信,瞎子叔是真瞎。 后来,到了春天,我们常跟瞎子叔去古坟湾里放牧割草。
心念党恩 爱心助学
作者: 戴成龙   来源: 厦门航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活动   团总支   助学   一对一   主题   同安区   小学   捐赠   行部   生活必需品  
描述: 7月6日,厦航飞行部团总支在同安区莲花镇窑市村栋佐小学开展了主题为"心念党恩,爱心助学"的爱心活动,为孩子们送上飞行部员工捐赠的书本、文具,对于个别家庭十分困难的孩子,还专程走访孩子的家,带去生活必需品,提供一对一
< 1 2 3 ... 5 6 7 ... 37 38 3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