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安】搜索到相关结果 5570 条
-
学养如醇 笔挟风云——追忆岭南书法名家普景充先生
-
作者:
丘仕坤
来源: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卷
安徽省博物馆
书法
展览
小品
斯琴
行书
书画作品展
-
描述:
丘仕坤 哀思悠悠的清明节,是纪念逝者的时节。在2010年这个特殊的日子,自然而然思忆起逝去的岭南书法前辈,曾景充先生便是其中一位。2009年1月14日,年高德劭的岭南书法名家曾景充先生
-
小小书家
-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卷
安徽省博物馆
书法
展览
小品
斯琴
行书
书画作品展
-
描述:
香港回归十周年“金紫荆奖”少儿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11月“全国少年书法临帖评级大赛”优秀奖;2008年1月“全国第六届银杯青少年书法大赛”少午组三等奖;2008年12月“第二届全国少年书法大赛”优秀奖;2009年8月“第二届全国少年书法临帖大赛”三等奖。
-
双璧悬日月——《洛神赋》类文嘉书同赏析(下)
-
作者:
贾晓红
来源: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卷
安徽省博物馆
书法
展览
小品
斯琴
行书
书画作品展
-
描述:
贾晓红 《洛神赋》作为千古美文,受到无数书家的青睐,历代书家对它进行了不同书风的演绎,彰显了书家鲜明的个性。其中以王献之的“十三行”最为著名,赵孟颊、祝允明、董其昌、姚绶等书家也都进行过倾心创作,宋高宗赵构也有《洛神赋》草书作品传世。 《洛神赋十三行》为王献之小楷的代表作品,结体宽绰飘逸,字势端庄雍容,神态清丽绝俗,为小楷中的精品。虽屡经传递,散佚大半,仅存十三行,但字字神秀,疏爽多姿,潇洒简澹,墨彩飞动,尽显小王楷书风采。 书法史上以大王作为古今分水岭,钟、张古质,二王妍美,献之作为羲之第七子,虽师法钟、张、右军,但师古创新的面貌十分清晰。就存世的十三行楷书来看,与钟繇的《宣示表》相较,献之虽然也用直笔入楷,取法钟繇的痕迹十分明显,但钟的线条更具古隶意,方笔多,笔法天真烂漫,意趣盎然,墨色高古,犹如稚童,尚未受到礼法的束缚。献之的用笔,虽然吸取了西汉古隶的笔意,但更多的则是承继了羲之书风,只是改革了其父的圆转流便,变其父的内敛含蓄为奔放神骏,楷书在献之笔下,已有明确的法度,揖让有序、奇正相生,犹如翩翩少年,风神天成,潇洒脱俗,尽去青涩,初显温文。从中可读到唐楷之先声,但较之唐楷之法度森严、气势恢弘、庙堂气息浓郁,献之楷书则发自天然,尊重个性,超然物外,生机勃发,观之更令人难以忘怀。 以钟、张为杠杆,以羲之为支点,献之完成了书法史上的变体,作为继大王之后最重要的书家,承上启下,开辟并引领其后的书法时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家。 赵孟烦就是受献之影响较明显的书家。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赵氏47岁时创作了行书《洛神赋》,原作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作品为纸本,纵29.5厘米,横192.6厘米。赵氏为宋皇室宗亲,早时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书(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师法“钟王诸家”, 虞集称赞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谐《圣教序》而入其室”。赵书《洛神赋》结体介于行楷之间,妍美流畅,端正灵秀,布局密中见疏,出入于王氏父子之间,但又处处呈现出自家面貌,点画丰腴,连笔轻捷,飘逸圆润中具俯仰起伏,显示出赵松雪博采众长而自成一体的艺术特色。 明代董其昌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名家书风,用笔拙中带秀,布局疏朗,力追古法,用墨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洛神赋十三行补》,通篇神性贯注,了无松散疲沓之感,有板有眼但轻松自然,婉约幽雅,欢快轻松,袅袅婷婷,有余音绕梁之感,“六体”与“八法”在董香光的笔下无所不精,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者,丰姿神采,飘然欲仙。 宋高宗赵构也曾创作过<洛神赋》。赵字 为绢本,纵27.9厘米,横3 9 8厘米,现藏辽 宁博物馆,是高宗56岁以后作品,笔法洒脱 婉丽,温和蕴藉,自然流畅,直逼晋人风韵, 充分展现了书家晚年的创作风格。 盘点书法史上这几件光彩照人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书法是一个继承与创新交织的过程,它的形质越来越精美,法度越来越完备,但是晋却开启了变革的先声。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王献之。献之认为书贵变道,要突破往法,另辟天地,并身体力行,对章草进行了变革,实践中创作出了“一笔书”,从而改变了章草字字独立以及波磔生发的特点,为书法表现更宏大的气势、奔逸的律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献之书学思想高超,在取法前人的基础上,多有创新,在其父“中和雅正”的审美格调上,另辟“险”、“奇”之境,使书法艺术的表现方式更丰富多彩,尊重个体创作,生机盎然,清新活泼。献之淡泊名利,热爱自然,探求哲理,创作发自内心,“偶其兴会,则触遇造笔”。 书法作为“见一字而知其心”的线条艺术,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至为重要。从这一点来说,晋人的书法精神,至今仍引领着后世书家孜孜不倦地学习效法。 (作者单位河南省文字协会)
-
电子汽车时代初见端倪
-
作者:
郭立
来源:
轻型汽车技术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车载无线信息服务装置
信息资讯器
汽车
信息技术
COMAND中央电子方位显示器
导航系统
安全系统
-
描述:
信息技术——车载无线信息服务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据佛来斯特研究公司报告说,到2005年,将有3000万辆汽车安装信息技术服务装置。罗兰德·伯杰战略咨询公司也说,到2004年将出现五彩缤纷的电子汽车的奇妙景观。佛来斯特的报告预测,安全和娱乐服务将很快实现,人-机对话的导航和信息系统还要拖延
-
梦(油画)
-
作者:
詹·布鲁尔
来源:
清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宁
生活追求
油画
-
描述:
温馨浪漫的情怀,营造了一个象征的梦境。美少女坐在明月初升的河畔犹如仙女,宁静、诗意。透露出在动荡岁月中人们对静谧、安宁生活追求的心绪
-
江南烟雨(油画)
-
作者:
严阵
来源:
清明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宁
生活追求
油画
-
描述:
江南烟雨(油画)
-
《清明》创刊20周年座谈会侧记
-
作者:
毛姗
来源:
清明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期刊
编辑部
清明
合肥
安徽电视台
女工
康定斯基
摄像机
座谈会
法国梧桐
-
描述:
,其中有的人,扛着摄像机。候门的侍应生后来说,他数了数,那天下午,一共进去了五部摄像机。这里将要召开的,是《清明》创刊20周年座谈会,新闻界的朋友不约而同地都来了,安徽电视台,安徽有线电视台,合肥电视台、《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安徽工人报》、《合肥晚报》,等等等等,都来了,来得空前整齐。这
-
沉痛的呼唤
-
作者:
李追深
来源:
清明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睛
化验单
日记
精神病院
强安定药
车轮
白云石
月亮
自行车
康复
-
描述:
1 久久,你能回来吗?你有否听到爸爸的声音?爸爸在呼唤你,爸爸要你回来! 整整五个年头了。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你随着车轮走了,越走越远了。爸爸骑着自行车在后面追你。我明明看到你的背影,那一只方方的小
-
雄关漫道真如铁
-
作者:
秦业怀
赵宏兴
来源:
清明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管
运输管理
交通局
交管站
真如
读书活动
三个代表
淮北市
安徽省
运政管理
-
描述:
在淮北市,有这样一尊宏伟的雕塑,一位古代勇士驾着一辆战车在奔驰。勇士、战车、骏马形象粗犷骨立,奔放简洁,仿佛使我们身临远古战场:战车滚滚,战马啸啸,淮北大地上被碾出一道道纵横交错的深深车辙。当淮海战役的炮声在这块土地上隆隆响起时,淮北父老乡亲成千上万辆支前小车把源源不断的物资和民族精神送上前沿,成为一道现代战争的风景线,铸造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臂。新中国成立后,这块饱经沧桑,历经战火洗礼的黑土地又迎来了一场新的战争。浩浩
-
土采煤窑技术保安读本
-
作者:
张凯光 巴锡骥编著
来源: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
195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矿山安全
小煤矿
-
描述:
土采煤窑技术保安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