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安】搜索到相关结果 730 条
-
王德宝的苦乐情怀
-
作者:
叶汪久
叶永忠
来源:
警察天地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摩托车
景德镇
大队长
村委会
公安局长
苦乐
妻子
副局长
刑警
刑侦
-
描述:
,就是深更半夜回家,听惯了他的脚步声。从警二十年,从刑警到刑侦大队长、公安局副局长、副局长兼交警大队大队长,直到担任公安局长,他始终觉得有做不完的事,很少有空闲时间在家陪妻子、陪女儿,但妻子能理解他。他的职业与罪犯、与危险相伴,她心里常怀几分牵挂。就这样,淡淡的忧,淡淡的愁,淡淡的日子悄悄过。
-
愿江西文化之花香飘四海
-
作者:
叶春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临川四梦”
景德镇
江西省
赣南采茶戏
“五个一工程”
高安采茶戏
八大山人
民间艺术
纪念馆
-
描述:
愿江西文化之花香飘四海
-
安徽计划投资300亿元构建“中部大通道”
-
作者:
暂无
来源:
铁道建筑技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通道
景德镇
交通要道
贯通工程
发达地区
计划投资
区域经济
长江三角
我国东部
安徽省
-
描述:
安徽计划投资300亿元构建“中部大通道”
-
江西出土的影青瓷选介
-
作者:
杨后礼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底径
铁路公安
景德镇窑
长颈瓶
瓷坛
釉色
釉面
江西
莹润
影青瓷
-
描述:
江西是产瓷名省,唐宋以来名窑迭出,尤以宋代景德镇窑的影青瓷开创了我国瓷坛的新篇章,产品质优工巧,釉色素雅,饮誉中外,这里择要介绍部分影青瓷珍品。 1、双系执壶 宋代。1989年南昌铁路公安分局公安处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
-
作者:
刘运来
来源:
民主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未成年犯
公安机关
上升趋势
不良行为
环境污染
江西省
少管所
青少年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
描述:
青少年犯罪、环境污染、毒品传播并列为全球的“三大公害”,是当代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中共江西省委政法委和综治办的大力支持下,民进江西省委会组织调研组于1999年到九江、瑞昌、景德镇、鹰潭、南昌等市,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进行了专项调查,了解到江西省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统计,1998年、1999年上半年全省移送法院审理,已判决生效的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
-
皖南古文化研究会第三次年会在黄山市召开
-
作者:
云俊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徽省博物馆
考古研究所
古文化
马鞍山市
主要收获
研究会
景德镇市
黄山市
古建筑
南京博物院
-
描述:
皖南古文化研究会第三次年会于今年11月13日至16日在黄山市举行,参加这次年会的除皖南各地市、县的文博工作者外,还有安徽省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博物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
-
治管多头贷款的良策——实行《贷款许可证》制度
-
作者:
胡慧琴
胡慧明
来源:
金融与经济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信贷规模
投资项目
贷款业务
金融机构
企业集团
新因素
信贷资金安全
中央银行
许可证
信贷管理制度
-
描述:
,也给那些经营不好,管理不善的企业套取银行贷款以可趁之机。面对众多的客观必要的多头贷款现象,笔者认为实行《贷款许可证》制度不失为一种良策。实行《贷款许可证》制度,是为了保证信贷资金安全的一项措施,也是促进金融
-
文物考古杂记
-
作者:
陈柏泉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墓志铭
杂记
瓷盒
黄山谷
万历
文物考古
王朱
青白瓷
瓷碗
德安县
-
描述:
的历史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杭州成为政治经济中心。经济重心的南移,北方密工的南迁,对外贸易的扩大,更促进了南方瓷业的大发展。宋代江西瓷业盛极一时;除著名的景德镇窑、吉州窑外,还有南丰白舍窑、赣州七里镇
-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大力推进财源建设
-
作者:
朱其云
吴黎明
来源:
江西财税与会计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财源建设
技术改造
安排资金
财政部门
发展第三产业
培植财源
个体私营
财政职能
生猪生产
乡镇财政收入
-
描述:
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标,在培植财源、增加收入上着力抓了这样几项工作:1、发展“三高”农业,强化基础财源。近几年来,乐平市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发展“三高”农业
-
爸爸帮我交笔友
-
作者:
曹欣田
来源:
少年天地(小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学
学习
作文
紧张
平时
发誓
笔友
江苏
音讯
安徽
-
描述:
最近,我们班有的同学交了笔友,经常能收到外地朋友来的信。其实,这样的信我以前也收到过几封。由于我平时学习紧张,加上不感兴趣,所以一直没有回信。有一次,一封江苏来的信打动了我,我忙里偷闲回了一封。没想到,再也没有音讯了。我发誓:从此不交笔友。
<
1
2
3
...
33
34
35
...
71
72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