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俄罗斯人民艺术家格拉祖诺夫历时两年完成巨幅油画《伟大的中国》
作者: 贺绚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京总统   文化交流   人民艺术家   驻华大使   俄罗斯总统   历时   2004年10月   中国外交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访问   北京   油画  
描述: ,也为两国文化交流和友谊架起一座桥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李辉、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王运泽、中俄友好协会副会长刘恕、各国驻华使节以及中俄各界代表出席了本次展览开幕式。
王立宪油画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京总统   文化交流   人民艺术家   驻华大使   俄罗斯总统   历时   2004年10月   中国外交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访问   北京   油画  
描述: 王立宪油画作品
冯民生油画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京总统   文化交流   人民艺术家   驻华大使   俄罗斯总统   历时   2004年10月   中国外交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访问   北京   油画  
描述: 冯民生油画作品
助残日又添新彩——全能杯第三届“残疾人在祖国怀抱中”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在京举行
作者: 果果   来源: 中国残疾人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摄影家协会   新世纪   新彩   中国残疾人   副委员长   开幕式   人大常委   优秀作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赛  
描述: 助残日又添新彩——全能杯第三届“残疾人在祖国怀抱中”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在京举行
卢沟桥醒狮越野跑举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丰台区   副委员长   越野跑   开幕式   比赛   政协   北京市   群众性   全国人大常委会  
描述: 由市政协、市体育总会和丰台区政府共同主办的第27届卢沟桥醒狮越野跑比赛,9月7日上午在丰台区宛平城抗战雕塑园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何鲁丽,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市老领导王大明、阳安江出席开幕式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作者: 迟玉洁   来源: 北京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抗日战争   丰台区   振兴中华   副委员长   越野跑   政协   北京市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国人民  
描述: 9月4日,北京市政协、市体育总会和丰台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北京第24届卢沟桥醒狮越野跑"丽泽杯"比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和卢沟桥畔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何鲁丽,市政协主席阳安江,市政协原主席
奥运会各举办国的景观雕塑(背景资料)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抗日战争   丰台区   振兴中华   副委员长   越野跑   政协   北京市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国人民  
描述: 奥运会各举办国的景观雕塑(背景资料)
一位被埋没的河北籍国画大师
作者: 赵明信   来源: 文史精华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画大师   山水画展   副委员长   河北   中国美术家协会   人大常委会   现代雕塑   中国美术馆  
描述: 1988年8月18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等单位隆重举办《周抡园山水画展》。中国现代雕塑事业奠基人、艺术大师刘开渠主持开幕式。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的有: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中顾委委员方毅
扬眉吐气话形神——费孝通谈艺术的神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群言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风貌   塑像   艺术   精神生活   副委员长   杨振宁   费孝通   创作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   雕塑  
描述: 1995年3月19日我接到民盟中央宣传部周昭坎先生的信,费孝通副委员长可安排于两会开幕前夕接见我。自那次赴京见到费老并聆听老人家教诲至今已有十年了,在这十年中我数十次拜望费老,其睿智的谈吐,爽朗
有感于郭沫若铜像落成
作者: 金秋   来源: 群言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风貌   塑像   艺术   精神生活   副委员长   杨振宁   费孝通   创作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   雕塑  
描述: 6月13日,首都几家大报都以显著地位报道了为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郭沫若铜像落成的消息,有的报纸还刊登了座落在银杏和白皮松中郭沫若铜像的照片,看了令人敬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消息是自己采写的,《北京日报》用的是新华社的通稿,尽管报道角度有所不同,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都报道了出席铜像落成的一大串领导人的名单;二是都没说明铜像的作者是谁。无怪一位老雕塑家颇有感触地说:"如今新闻报道重视的还是领导人的名字,而对艺术家的姓名往往是会被忽略的。"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