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情醉山海间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雅   石鲁   灵武窑   潘天寿   无底价拍卖   中国艺术品   佳士得   洛克菲勒中心   安思   耀州窑  
描述: 编 者 按 金石滩位于大连金普新区东南角,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三面环海,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有“神力雕塑公园”之美誉。优美如画的风景,是天然的创作素材,吸引了很多艺术家在此写生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本期选登的这些作品,均为画家通过对金石滩风景区进行多次写生、研讨之后精心创作出来的山海题材的中国画作品。
“中国写意”——中国美术馆邀请展
作者: 本刊讯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潘天寿   写意精神   靳尚谊   刘小东   吴长江   美术馆馆长   李可染   林风眠   中国美术馆  
描述: 展览时间:2015年2月13日—3月10日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本刊讯: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中国写意——中国美术馆邀请展"于2月13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汇聚了中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四大艺术门
“古墨新痕”:水墨语言研究与转换
作者: 冯崇利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动感   徐悲鸿先生   潘天寿   水墨语言   相衬   创作奖   写意画   古墨   中国美术   画如其人  
描述: 一滴墨随毛笔落到纸上,浸润进去,变幻层次,黑、浓、湿、干、淡——颜色呈现开来,这是中国水墨的奇妙世界,我们从小就感受着这种意境审美的愉悦。它已不是浮于纸面的笔墨,而是浸透到了精神世界里的一种和谐与自然。它似乎恍惚、似乎浑然,而这里面有物象、有形体和精神。多想在雕塑里看见这形影桕悦、象色相融的韵律,让这虚实桕生的墨色、让这变幻的形
浅谈中国画的现代构成——以潘天寿作品为例
作者: 郑旭彬   来源: 人民之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君子   潘天寿   形式感   吴昌硕   绘画题材   墨彩   中国美院   现代意味   中国美术   平面构成  
描述: 潘天寿先生被誉为传统绘画最后一位大师,其作品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气势磅礴,趣韵无穷。我觉得他的作品之所以吸引观众,引人入胜,现代意味的构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他的作品为例
迟来的大师 吴大羽
作者: 晰然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潘天寿   中国嘉德   北京保利   吴冠中   西方现代主义   赵无极   吴大羽   林风眠   《无题》  
描述: 如果对2015年前半年的油画板块作一番回顾,有一位艺术家在整个略显平淡的板块中显得十分亮眼,这个人就是听起来有几分陌生的吴大羽。事件一:2015年5月17日,吴大羽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谱韵
探讨雕塑艺术中的形式美与形式
作者: 王平胜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画家   潘天寿   形式美   审美需要   内容美   八大山人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积山   艺术个性  
描述: 雕塑的美与审美需要互相依赖而体现于观赏活动。从属于内容的复杂性的的形式可能有自身的多层次性。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形式美不能和特定内容发生根本性的冲突。雕塑形式的美丑往往接受特定内容美丑的支配。辐射性等基本形的永久价值在于它更有助于内容的特殊点的显现。时代、名族等客观条件和雕塑家的艺术个性决定雕塑形式的特殊点。观赏者的特定感受是对雕塑形式美丑的一种评价。只有承认形式与内容的矛盾,才能理解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倘若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