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境】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 条
-
城市雕塑现状与发展
-
作者:
李湘洲
年沛岩
来源:
当代建设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创作手法
民族精神
雕塑作品
现代技术
室外空间环境
生产设计
城市雕塑
创作思想
时代风貌
-
描述:
(一)城市雕塑,即所谓户外雕塑,是户外环境景观中的公众艺术。屹立在街头、广场、园林、建筑物上硬质材料的园雕或浮雕,不分季节,不分昼夜,默默地放射着艺术的光华。它既可以歌颂革命业绩,纪念历史人物,宣扬
-
假山巧夺天工法
-
作者:
杨立群
来源:
当代建设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境界
“格式塔”
《闲情偶寄》
艺术价值
椰子树
居住环境
地质变化
身材曲线
妙龄女郎
人为景观
-
描述:
当人类的居住环境存在某些缺憾时,弥补的办法通常是建造一些“人为景观”,心理学家称人类这种弥补需求为“格式塔”心理。在“人为景观”中最为普及的当数假山,因为“石头是伟大的、坚固的,而且具有永久性
-
合肥南园新村住宅小区的环境艺术设计
-
作者:
陈伟
来源:
城乡建设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住宅小区
环境艺术设计
规划设计
-
描述:
情趣的审美观点,创造出一种以人为设计主题的人文环境。现以获建设部优良住宅小区称号的安徽合肥南园新村为例,分析该小区在满足“适用、经济、美观”的规划设计原则V,如何以美学的理论指导环境艺术设计;以科学
-
甘肃石窟雕塑艺术概论
-
作者:
胡同庆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石窟
环境意识
麦积山石窟
涅般木
佛教艺术
甘肃石窟
雕塑艺术
石窟雕塑
佛教造像
石窟造像
-
描述:
甘肃石窟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实属全国之冠.甘肃石窟主要是佛教石窟寺,而洞窟建筑、雕塑、壁画是佛教石窟寺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雕塑-人们的膜拜对象-是石窟寺的主体.为此,介绍和专论甘肃石窟雕塑艺术很有必要...
-
路 纷纷向我走来
-
作者:
童梦
来源:
飞天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羊群
越飞
世外桃源
草地
牧歌
男人
流向
木桩
油画
-
描述:
路 纷纷向我走来
-
未来观众
-
作者:
缪印堂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机器人
破坏环境
文化生活
未来观
当今世界
现代人
“思想者”
参观者
雕塑
-
描述:
参观博物馆是现代人都曾有过的日常文化生活,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到世界,看到远古,看到我们人类老祖宗是如何生活的。但是这张漫画中的内容可大不一样,值得玩味。 请看在这所博物馆中,参观者是什么人呢?是各种型号的机
-
论雕塑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
作者:
师群
来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环境
建筑
城市
雕塑
-
描述:
现代的城市建筑往往把人与环境的自然联系割断,使人的生存变得单调、紧张。雕塑作为空间关系中的情感交流中心,美的联想的媒介,为城市创造精神生活的空间而重建人与环境的和谐。雕塑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人文意义,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
优化育人环境 充实德育内容
-
作者:
周玉琴
来源:
职教通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社会环境
学科教育
德育
日常管理
校园环境
育人环境
自我教育
受教育者
硬件和软件建设
-
描述:
一、环境教育 1.优化校园环境 优化校园环境要从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入手。在硬件建设中,要从校舍、教室、图书和校园的整个布局以及花草树木、艺术雕塑、名入画像、警言语录牌、学校造型象征图案、陈列展示
-
大纵湖散记
-
作者:
张坚芳
黄成富
王学言
来源:
治淮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传说
水乡特色
地面下沉
石狮子
大纵湖
兴利除害
穿红着绿
地方政府组织
大自然
环境美化
-
描述:
大自然的造化常常是神奇莫测的,大纵湖——这个鬼斧神工创造出来的奇迹,犹如一颗玲珑剔透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苏北平原。 阳光明媚的初冬季节,我们一行应大纵湖畔的老同学之邀,驱车参观盐城市八景之一的大纵湖。老同学介绍说: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
-
护蝶只缘蝶迷人
-
作者:
龚怡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蝴蝶
保护自然景观
牛首山
吴琦
环境与自然资源
中华虎凤蝶
少年宫
军事院校
南京市
-
描述: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翩翩人徘徊。吴琦研究蝴蝶已近30个春秋了。在他的倡仪下南京建立了全国最早的中华虎凤蝶保护区,在他的指导下南京市少年宫成立了全国首家蝴蝶博物馆。在缤纷的蝴蝶世界,吴琦成了名闻遐迩的护蝶使者。 蝶恋 1959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的吴琦被分配到某军事院校任教,“文革”期间脱下军装进四川某军工厂
<
1
2
3
...
7
8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