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山东艺术学院雕塑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形环境   詹姆斯   奥林匹克   公共空间环境   弗吉尼亚大学   设计师   雕塑造型   雕塑公园   抽象造型   西雅图  
描述: 山东艺术学院雕塑系
北京市2012年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和城市雕塑工作会议纪要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规划委员会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空间布局   会议纪要   北京市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规划纲要   工艺美术   公共环境艺术  
描述: 2012年3月22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召开了"2012年度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工作会",会议由叶大华委员主持,市规划委黄艳主任、北京城市雕塑老领导宣祥鎏、赵知敬和老专家曹春生、盛扬等出席
公共艺术的实验与研究:以河北省承德市滦河路南雕塑为个案
作者: 王虎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滦河   高新开发区   环境艺术设计   高新技术开发区   承德市   作品主题   城市雕塑   美术家   河北省   公共艺术  
描述: 2010年夏,受河北省承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开发区主任姜雅山先生的委托,由北京美术家协会雕塑与公共艺术委员会、北京希象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并实施了16组城市休闲人物雕塑小品,成功安置在承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滦河南路绿化带中,这一系列雕塑作品为开发区的环境注入了浓浓的艺术气息。
雕塑古今 东方艺境:陈启南访谈
作者: 石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教学   雕塑语言   西安美术学院   东方   艺境   雕塑创作   访谈记录   雕塑家  
描述: 作为西安美术学院前院长,82岁高龄的陈启南教授,是为数不多的雕塑家身份的美院院长。2012年2月20日上午,石村教授应本刊委托,对著名雕塑家陈启南教授进行了采访。陈教授就雕塑创作、雕塑语言、雕塑教学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下内容是石村教授根据现场访谈记录整理的文章。
形影相随——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与建筑空间
作者: 温洋   徐湘怡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空间   空间结构   存在性   界面   直接影响   公共环境   空间视觉效果   建筑空间   空间影响   雕塑  
描述: 雕塑与建筑都是城市公共环境中以空间表达为主的艺术形式,表现出空间占有、空间控制、空间影响、空间视觉、空间心理、空间审美等方面的作用。雕塑与建筑都是通过一定的空间占有来表现其存在性的,不同的空间形象
形而内外:亨利·摩尔的雕塑空间拓新
作者: 滕小松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概念   地面建筑物   摩尔   亨利   拓展空间   形体   雕塑空间   传统雕塑   现代雕塑   环境空间  
描述: 空间变革无疑是现代艺术拓新的着眼点之一。特别是,空间概念的泛化极大地推进了传统雕塑向现代雕塑的转化。克利斯托夫对阳性——地面建筑物的包裹所作出的"凸空间"、海泽对阴性——地下凹槽的挖掘所作出的"凹空间"以及瓦尔特德.玛丽亚对阴阳之间——天地的连接所作出的"空间对话"
从西安临潼华清城《长恨歌》大型组雕浅析当今城市雕塑的创作过程
作者: 张宇桐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临潼   环境分析   杨贵妃   爱情故事   创作过程   西安   城市雕塑   唐玄宗   长恨歌   公共艺术  
描述: 我国公共艺术的衍生与发展,迄今已经历20多年。伴随公共艺术当中城市雕塑的突起,从事城市雕塑的创作人员及队伍日益壮大,各地耸立起的雕塑水准也都参差不齐,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为了更加以严谨和对社会负责的心态完成每一项工程,雕塑家张宇桐先生有他自己一些认识和实践。我刊将就《长恨歌》分期刊发,期望对从事城市雕塑创作的同行及管理者提供借鉴。
浅析文化语境对中国当代雕塑语言的启示
作者: 佘国富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文化语境   审美文化   现代雕塑  
描述: 世界著名雕塑大师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他们对时代文化语境的敏锐洞察力。他们善于抓住所处时代的文化语境中人们对文化和审美的需要,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创作思路,塑造出具有强烈视觉与心灵
环境雕塑与空间结构
作者: 何力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结构方式   三维空间   空间形象   雕塑语言   空间结构   环境雕塑   心理空间   形体   雕塑家   环境空间  
描述: 在公共艺术场所中,雕塑与环境之中的诸多因素——建筑、绿地、人流、天空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组织关系,在这个关系之中,空间被推到了一个被空前瞩目的地位,决定着环境的质量,因而,当我们讨论环境雕塑
试析新疆城市雕塑艺术的发展与民众的关系
作者: 叶繁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民众生活   审美情感   新疆城市   表现形式   公共环境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审美理想   发展  
描述: 雕塑艺术自人类产生起就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反映、记录着社会民众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同时后者也反过来影响雕塑的形式及内容。也就是雕塑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民众生活、表达民众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同时受民众制约和影响。
< 1 2 3 ... 767 768 769 ... 807 808 80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