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雕塑家朱成的景观环境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环境   雕塑   艺术评论  
描述: 府南河音乐广场 府南河音乐广场融建筑、雕塑、声光艺术为一体,结合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在府南河畔再造了一座艺术景观。整个广场以银白色为主调,由演奏亭、八音柱和春夏秋冬四个主题雕塑组合而成,创造出轻盈,悠扬、空灵的造型空间,表现了具有民族音
美国波普艺术的先驱者
作者: 隋丞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达达主义   创作形式   日常环境   艺术家   创作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艺术形象   作品   波普艺术   现成品  
描述: 本世纪50年代中叶,贾斯伯·约翰斯和另一位著名的艺术家罗伯特·劳申堡的作品,标志着美国艺术脱离了抽象表现主义而转向波普艺术。60年代初期,他们用现成品也就是现存日常环境中的实物来创作艺术品。这种创作
艺术:城市永远的风韵:记广州雕塑公园
作者: 赫景秀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环境   城市园林化   雕塑家   雕塑公园   最佳方案   旅游业   雕塑艺术   房地产   广州市   中国美术  
描述: 认为广州市民最缺乏的不是优厚的物质条件,而是一块远离喧嚣的宁静环境。有人建议搞雕塑公园,开发旅游业,陈纪萱觉得这是改变广州城市环境的最佳方案,也是广州市政府在纪念广州建城2210年时留给后人的长久纪念品,遂采纳了这个建议。但当他找到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
1997中央美院雕塑系学生创作系列展示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头马   主体形象   机械结构   材料运用   运用材料   工作室   三年级   获奖作品   雕塑   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  
描述: 1997中央美院雕塑系学生创作系列展示编者按: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为活跃学术气氛,鼓励学生学习直接运用材料进行雕塑创作,在“通道画廊”以工作室为单位,连续举办学生材料创作展。学生们在创作和展示过程中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和旺盛的创造力。自1997年4至7月,...
“观念性雕塑”—物质化的观念
作者: 展望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展   超级写实主义   观念性   艺术家   物质化   雕塑家   环境艺术   城市雕塑   极少主义   观念艺术  
描述: “观念性雕塑”——物质化的观念展望观念艺术与雕塑在表达方式上明显不同,前者以纯粹理念的表述作为其特征,它的属性是纯概念的。后者则以手工制作方式传达感性思维,雕与塑所代表的都是手工劳动。作为艺术,它们同样具有思想,但观念艺术更重视的是事物的普遍概念。而...
舞台行动的美学内涵
作者: 田旭修   来源: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规定情境   雕塑定格   心理现象  
描述: 本文重点研究了戏剧行动对舞台形象、性格、雕塑和情感美质的创造规律,探讨了戏剧动作对观众审美心理的契合和选择,以及行动的典型性、独特性对戏剧风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根据戏剧行动的这一艺术功能,本文提出了,舞台行动要表现性格的多极和人性的多极的观点,并指出捕捉戏美、创造戏美、观赏戏美、品评戏美是舞台行动的本体内涵
新写实油画的构意与图式:莫也油画批评
作者: 周绍斌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写实   油画艺术   现实性   外在真实   莲荷   超验性   图式   语言情境   写实性   中国油画  
描述: 油画艺术传入中国,是以写实性语言为主体行为而开始其艰难的艺术进程的。时至今日,这个进程已经形成了颇为恢宏而广阔的发展背景和存在情境,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以现实性精神为创作原则的艺术实践,使油画艺术本体
对神秘境界的向往——浅议陈出云的油画创作
作者: 大毛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昆明市   境界   新潮美术   复杂交   美术学院   绘画   作品   出云   油画创作   云南  
描述: 陈出云绘画的灵感主要来自他长年生活的所在地——云南省昆明市。由于我与他都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我能体会到他作品中一些关键的问题和他创作时所面临的处境。我曾在一篇艺术手记中写道:“这个远离文化中心,地势复杂交通不便,
自救与超越:孙葛的艺术追求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人物”   生存困境   卡夫卡   超越自我   方式结构   精神内涵   内心独白   内力   艺术追求   油画  
描述: 孙葛,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位常哭鼻子的“弱女子”,一位在克拉玛依一所学院任教的普通教师,在与外界绝少交流的情况下,居然仅凭自己的生命内力,以一种艺术的方式生存下来,这需要一种怎样的意志磨练!她忍痛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把进修的机会让给丈夫,没课时一天坚持十个小时站在画布前工作。画画于她,“已经不再是画画了,画画成了她的一种生存
惠风和畅 意境清隽——陈孟昕的中国画
作者: 陈池瑜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审美观念   技术哲学   意境   中国画   作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工笔人物画   文人画   文化涵义  
描述: 中国工笔画在唐宋时代、一直上溯到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的主流,自王维始及苏轼、米芾以降,开创水墨写意文人画,相对而言,工笔画受到冲击,到元明清三代,文人画成为主流。20世纪初,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等提出国画改良和美术革命论,试图用西方写实主义来改造中国画,批判文人画,达到重振院体画恢复工笔画主流地位的目的。时至20世纪末,中国工笔画在本世纪的确
< 1 2 3 4 5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