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境】搜索到相关结果 339 条
-
中国艺术家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捐赠环保雕塑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雕塑作品
揭幕仪式
中国画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环保主题
艺术家
捐赠
-
描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月16日晚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总部为中国画家、雕塑家袁熙坤捐赠的一座环保主题雕塑作品举行揭幕仪式。
-
魏小杰:我眼中的河南城市雕塑
-
作者:
王笑飞
来源:
中州建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郑州大学
环境雕塑
地道
陕西
河南
熟悉程度
城市雕塑
-
描述:
性格爽朗的郑州大学美术系魏小杰教授是陕西人,二十多岁来河南工作,转眼间已经在河南生活了整整17年。她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住上六年就算是本地人了,所以她以地道的河南人自居。这些年,魏小杰对河南的熟悉程度已经远远超越了陕西,由于她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城市环境雕塑,可以说她与河南的雕塑一起成长。
-
魅力临邑
-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政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粮食生产
黄河三角洲
京津冀经济圈
山东省
临邑县
环渤海经济圈
德州市
鲁北平原
中国书画
人居环境
-
描述: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荣获中国书画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两项殊荣的县,先后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全国环境优美县城等称号。临邑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黄河三角洲和“京九”经济开发
-
任哲的雕塑:大道、气节与崇高之美
-
作者:
岛子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风格
艺术创造
大道
写实主义
文化资源
现代流派
作品
艺术个性
精神境界
雕塑
-
描述:
任哲是新世纪成长起来的雕塑新锐,他的雕塑作品具有史诗的崇高美感,而这种美感又非古典或写实主义的宏大叙事风格,突出的特点是从古代思想文化资源中汲取价值。对于各种现代流派和时代风尚了然于心,也并不盲从之、追随之,而是从更深的人文蕴涵中,从那些能够丰富、完善自身灵性的内在能量中倾力挖掘,当他挖掘得越深,个体生命
-
笔墨情致和谐意境
-
作者:
孔新苗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立志
中西绘画
意境
直观认识
中国画
笔墨
创作体验
和谐
-
描述:
,在画面上对中西绘画因素的融合求索。其表现为:以西画的入世情感,抒东方的哲理情思;以国画的笔墨情致,合西画的状物之功;以当代人对美、丑的经验体察,重释中国传统艺术的和谐意境。
-
“五彩清河”呼之欲出
-
作者:
张璐
商扬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防洪除涝
济南人
绿色生态环境
城市化
综合治理工程
小清河
河道
济南市
北部城区
-
描述:
济南的记忆里不能没有小清河。一渠清水,万千鱼虾,绿荫夹岸,船桅林立在众多老济南人的记忆里,与自己生活朝夕相伴的小清河是这样一幅美景。但,曾几何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流淌了870多年的小清河变了样,一条污
-
从“写境”到“意境”
-
作者:
王平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写境
传统山水画
主观精神
中国绘画艺术
意境
精神境界
自然之美
-
描述:
的精神境界之中,运用笔墨谱写自己的生命创造,营构自己的心灵世界,画家将客观物象与主观心象相融,是一种充满情感因素的意象形态,更是一种文化精神,一种心性融入。
-
是艺术?还是垃圾?
-
作者:
丁斌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案例分析
垃圾
环境雕塑
艺术
文化品味
文化景观
公共环境
城乡建设
-
描述:
伴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蓬勃发展,雕塑景观如雨后春笋般树立在城乡公共环境中,虽然雕塑作为文化景观对提升环境的文化品味、美化人居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并不是只要有雕塑树立在环境中,就一定给环境和人的视觉带来美的享受。我们可从下面几处环境雕塑来进行具体分析。
-
《极地之急》雕塑
-
作者:
袁熙坤
来源:
文明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联合国环境署
缩小版
环境问题
-
描述:
作品反映的是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作品中变暖的地球上面是北极倾斜融化的冰川,冰川上面是惊恐万状的小北极熊以及它们无奈的妈妈。此雕塑安置于联合国环境署总部,其缩小版作为联合国环境署"地球卫士"奖项的奖杯。
-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福建选拔展入选省展作品选登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作品选
高速
福建
子键
美展
选拔
龙骨
入选
油画
-
描述: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福建选拔展入选省展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