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气韵生动”与陶艺创作
作者: 宋志来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六法   最高境界   意义   陶艺创作  
描述: 谢赫“六法”,是中国绘画学津梁,无论画家还是理论家均奉之为金科玉律,它作为中国绘画史上仅见的一个完整而严密的艺术纲领,千百年来,承前启后,“六法”不仅给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以巨大影响,也给我国以后的造型艺术领域的创作的评论,开创了一个精密而又具有普遍艺术规律的理论体系。“气韵生动”是谢赫在“六法论“中首倡的一法,历来就是鉴赏中国画的最高标准。陶瓷艺术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普遍原理当然也适用于此,而且有利于中国陶艺本土化的发展,对陶艺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废渣陶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和意义探讨
作者: 刘海英   余小荔   郭立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   装饰   环境艺术   废渣  
描述: 现代陶艺以一种装饰形式正逐步介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本文主要探讨利用废渣制作和设计的陶艺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前景和意义,并为现代陶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中英日常话语交际语用对比及文化差异
作者: 王晓丽   江丽   来源: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境   语用对比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描述: 熟悉中西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顺利的一个重要条件。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说话者不但要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还要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以及要注意当时的语言环境。这种东西文化差异的存在决定中英话语日常交际语用的区别。本文就称谓语对中英话语语用做出对比并分析其原因及文化差异。
说说晓刚的画
作者: 高岭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秋天   拟人化   荷花   心境   油画  
描述: 的沧桑和生命的无常,而晓刚的荷花.却洋溢着生命的律动.寥寥几笔过后.竞能获得拟人化的品格.足见晓刚作画时的心境。说晓刚的心境平静如水.绝无溢美之嫌,单看他对物象的形象的概括手法之洗练.便可略知一二。[第一段]
退得下 稳得住 不返耕:开化高岭退耕示范点创新机制见成效
作者: 程向红   丰智慧   来源: 浙江林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制   生态环境   示范点   社会效益   开化   退耕还林工程   创新   科技示范园  
描述: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开化作为钱塘江源头县,在国家要绿,农民要利;国家要生态,农民要效益的矛盾关系中统筹谋划,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其中马金
城市的眼睛:上海城市雕塑艺术
作者: 黄岳   赵娟   王婵娟   邢佩伟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生活方式   情感体验   城市环境   城市文化   城市公共空间   内在生命力   人文传统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城市历史文化  
描述: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城市生活方式、城市历史、城市人文传统、城市情感体验等构成城市雕塑的内在生命力,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城市雕塑,是城市环境和空间的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形式表征,也是城市生命和生活体验的艺术表达和展示。
明眼亮眸:走向未来的上海城市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意识   城市形态   国际大都市   城市居民   上海市   参与意识   城市生活   城市雕塑   艺术空间   上海城市  
描述: 雕塑,城市的眼睛,希望上海因为她们的存在,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如何构建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如何塑造美好的公共艺术空间?随着城市居民城市环境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雕塑逐渐成为公共关注的焦点之一。
城市雕塑·人·自然
作者: 郭选昌   余剑   来源: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环境   城市文化   城市雕塑  
描述: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追求,应该是物质与精神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怎样建设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成为了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
美国环境雕塑简介
作者: 顾森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环境   华盛顿   环境雕塑   艺术博物馆   室外雕塑   雕塑公园   公共空间   私人空间   花园   作品  
描述: 美国环境雕塑的类型主要是两种:1.多件雕塑(包括装置)的集中展示,如雕塑公园;2.单件雕塑(包括装置)的展示,如公共空间或对公众开放的私人空间。但无论是哪种类型或形式,都应遵循一个原则:以不破坏生态和环境为前提。
现代城市空间中雕塑的特点
作者: 何卫   陈辉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生态学   工程技术   综合学科   公共性   城市规划学   雕塑家   社会学   环境心理学   建筑学   城市雕塑  
描述: 城市雕塑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雕塑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环境心理学、社会学、环境生态学等,在一定程度上还与工程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是艺术、科学与生活环境
< 1 2 3 ... 12 13 14 ... 26 27 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