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校园网环境中多机房管理系统的实现研究
作者: 陈峰   高岭   来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机房管理   校园网环境   IC卡  
描述: 在分析讨论基于校园网环境中使用IC卡的开放式多机房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跨网段环境下多个开放式机房的统一管理问题及解决办法,主要包括IC卡读写过程、安全性管理、数据库设计与一致性,以及帐务的统一管理等。
英雄归来——评沈敬东的近期绘画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人形象   主题性绘画   英雄   精神生活   新中国   典型环境   中国艺术史   军事题材   人物形象   中国军队  
描述: 军事题材绘画,在新中国艺术史上曾长期占据重要位置。因为新中国的成立是通过长期的战争换来的,再现中国军队的成长历史以及它在新中国诞生之前的坚苦卓绝的斗争,是新中国主题性绘画的重心之一。不过,新中国毕竟更多的时期是和平年代,军事题材绘画进入普通百姓的精神生活更多的是具体军人形象的塑造。
论苏轼的“无象之境”——诗境与画境的结合
作者: 高岭   来源: 美苑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   象外之象   本体世界   诗画融合   中国艺术   宇宙本体   绘画   苏轼   中国古典美学   文人画  
描述: 的道理。而作为绘画的“丹青”,它的“妙”处就在于能够于人与宇宙本体的合一中“娱情”、“寓笑”,也就是文人画所注重的寓物抒情、寄兴忘忧。因此准确理解“文”(诗)与“画”这二者所“同趋”的境界是什么,对于理解文人画的一系列特征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说说晓刚的画
作者: 高岭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秋天   拟人化   荷花   心境   油画  
描述: 的沧桑和生命的无常,而晓刚的荷花.却洋溢着生命的律动.寥寥几笔过后.竞能获得拟人化的品格.足见晓刚作画时的心境。说晓刚的心境平静如水.绝无溢美之嫌,单看他对物象的形象的概括手法之洗练.便可略知一二。[第一段]
徽池古道
作者: 储正茂   来源: 徽州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景点   生态环境   徽池古道   徽商古道  
描述: 在安徽祁门、石台两县之间的仙寓山上,有一条曲折蜿蜒的神秘古道,当地人称之为“徽池古道”。实际上,它是古时长江以北通往徽州、饶州的客商必经之道,始建于唐代,
吉林东部延边地区二长花岗岩年代学、岩石成因学及其构造意义研究*
作者: 张超   郭巍   徐仲元   刘正宏   刘永江   雷聪聪   来源: 岩石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MS锆石U   中侏罗世   岩石地球化学   LA   ICP   Pb测年   构造环境   延边地区  
描述: 元素。同时样品具有较低的初始87Sr/86Sr值(0.7039~0.7051)和负的εNd(t)值(-0.6~-0.3),且其t DM1和t DM2模式年龄分别为922~928Ma和984
利用环境激励下的发电机组转子动态响应识别次同步振荡模态的方法
作者: 李娟   杨远洪   焦邵华   来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电机组   次同步振荡   转子   环境激励   模态阻尼  
描述: 通过实时测量运行中的发电机组受电网负荷波动及噪声随机激励下的微弱转子转速响应,可以将机网振荡的模态参数(包括模态频率、阻尼和幅值)在线辨识出来。采用随机减量技术处理环境激励下的转子角位移差分信
坝梁营林区纪事(上) ——河北省塞罕坝生态环境建设系列报告之七
作者: 李树一   来源: 绿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积累素材   列报   森林   生态环境建设   塞罕坝   纪事   林区   河北省  
描述: 区采访,记录其生态环境建设路上那些带有温度的闪光的点点滴滴。以前登岭上坝,一路看到的均是以绿色为主的五彩缤纷的景色。这次登岭上坝,一路看到的景色跟以前完全不同。虽然山还是那些山,岭还是那些岭,树还是那些树,但以绿色为主的生机盎然的景色,却变成了以落叶松冬
高高的望火楼——河北省塞罕坝生态环境建设系列报告之六
作者: 李树一   来源: 绿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任务   列报   生态环境建设   塞罕坝   河北省  
描述: 读者诸君,和您的视觉感官一样,为了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每一次踏上塞罕坝这片美丽的高岭台地的时候,在那一望无际的百万余亩人工林海和高山草原、湿地草甸的深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一座座坐落在群山之巅,高高耸立在绿树之上、蓝天白云之下的神圣的望火楼。望火楼,给大家最初的印象就是高高在上、鲜明突出、遥不可及的一处处安谧的处所,感觉上,它们确乎都高贵得不落一丝凡尘,近乎具有独领林海风骚的气概,亦乎以一种强大的镇定自若的保护姿态,承载了太多的林区人
地球卫士——塞罕坝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环境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任务   列报   生态环境建设   塞罕坝   河北省  
描述: 塞罕坝人用55年时间,将荒漠变为万亩林海,"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并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塞罕坝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
< 1 2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