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战国时代雕塑形体的随意性及主要成因
作者: 江林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随意性   战国时代   雕塑形体  
描述: 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雕塑的形成期。战国时代的雕塑形体反映了一定的随意性特征,这种"随意"是限制下的自由,它集中体现在实用的制约、多样手法的表达及对"平衡"的追求上。自由而超越的审美追求是随意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雕塑艺术教学的改革思路探讨
作者: 孔庆坚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文化   全球化   社会过程   澳大利亚   改革   艺术教学   社会学家   雕塑  
描述: 澳大利亚著名社会学家马尔科姆·沃特斯在《全球化:关键性思想》一书中把"全球化"阐述为:"一种社会过程,其中对社会安排和文化安排的地理制约因素消失,而且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们正在消失。"沃特斯从三个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即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讨论全
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
作者: 张惬寅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址公园   人文历史   整体美   古城墙   重庆   改建   雕塑  
描述: 通远门有着古老的人文历史,是重庆17个老城门仅剩下的两座之一,但在“古城墙遗址公园”改建过程中,却平添了一些刀剑相拼的攻城雕塑。文章指出,这些雕塑并未给古城墙遗址公园锦上添花,相反的却造成了画蛇添足、喧宾夺主的不良效果,直接破坏了古城墙的整体美。
品牌文化与媒体传播功能的整合效应
作者: 倪敏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服装   整合效应   传播功能   媒体   公共环境   品牌文化   雕塑创作  
描述: 雕塑作品在公共空间中的功能作用和它的内在文化演进理念相结合。以雕塑作品再现品牌文化的思想性和商业功能性的表现形式,寻找出理想的结合点,使得结合商业品牌的传媒特性通过雕塑作品能够自然地融入到公共环境之中去。努力地体现品牌文化理念。
站立的文字 刘永刚作品研讨会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研讨会   中国艺术   艺术家   批评家   文字   德国   雕塑   视觉艺术   中国油画  
描述: 刘永刚先生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他1986年从中央美院毕业,1987年已经初露头角,在第一届中国油画大展上获奖。这次他回来也可以说是对国内的朋友和他的老师的一个汇报。这个展览主要是他1999年就开始酝酿的一个主题,从去年开始实施的大作品,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站立的文字”,就是他取名为《爱拥》的系列作品。
民国早期现代雕塑考察
作者: 刘礼宾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理想   民国时期   学习西方   年轻人   早期   雕塑创作   传统雕塑   现代雕塑  
描述: 民国时期,传统雕塑日益衰落,在以“师夷之长”为目的的留学大潮中,一批抱有艺术理想的年轻人赴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美国等国家学习西方雕塑。他们回国以后,通过雕塑创作、创办雕塑系(科)、译介西方雕塑文献和资料,成为现代雕塑的拓荒者,他们亦成为中国第一批雕塑家。本文从“留学生出国留学情况
有容乃大 和而不同——“和而不同·中国当代雕塑提名展”在京举行
作者: 梦佳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提名   《雕塑》   中国工艺美术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当代   学会秘书长  
描述: 由中国《雕塑》杂志社主办的“和而不同·中国当代雕塑提名展”于4月25日-4月29日在炎黄艺术馆(北京)隆重举行。参加开幕式的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
恰同学少年——“2007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及教学研讨会在京举办
作者: 梦佳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学   中国教育学会   雕塑作品   教学研讨会   清华科技园   少年   高校毕业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描述: 2007年6月30日,由《中国雕塑》杂志社、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2007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在清华科技园阳光厅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全国22所高校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优秀雕塑作品129组/件。
曾竹韶,一位中国现代雕塑的世纪老人 写在著名美术教育家、雕塑家曾竹韶先生百岁华诞
作者: 胡汉平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伐战争   集美学校   美术教育家   老人   曾竹韶   中国   雕塑家   现代雕塑  
描述: 曾竹韶,原名曾朝明,1908年7月7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曾厝(原属同安县),11岁时跟随叔父漂洋过海到缅甸仰光谋生,1924年回国就读
第二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学术奖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秀   综合材料   导师   鲁迅   美术学院   高校毕业生   玻璃钢   作品   学术奖   雕塑  
描述: ~~
< 1 2 3 ... 98 99 100 ... 121 122 1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