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2087 条
-
视觉审美艺术下让·穆克的雕塑作品
-
作者:
路娟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让·穆克
雕塑
视觉艺术
-
描述:
视觉艺术是包括绘画、雕塑、设计等艺术媒体在内的可视艺术。让.穆克是当今世界杰出的雕塑家之一,他擅长运用逼真的造型手段,通过视觉艺术空间和平衡的变化打破观众惯有的审美心理,以缩小或放大人物造型阐释不同
-
南方地域性城市雕塑研究
-
作者:
朱连城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特色
价值取向
城市雕塑
-
描述:
在强调城市精神的今天,构建具有城市文化标志性、符号性的城市雕塑,是摆在城市管理者和雕塑家面前的重要课题。一座应当承载起代表城市形象作用的城市雕塑,须具备有地域特色、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的个性语言及与城市空间环境的自然融合等要素,且城市雕塑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雕塑艺术家的价值取向和创作心态。
-
从形体、空间、材料看西方现代雕塑的发展
-
作者:
陈超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
语言
空间
材料
形体
现代雕塑
-
描述:
20世纪的西方雕塑艺术,在形体表达、空间语言拓展及材料运用方面,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境地,其语境也得到了重新诠释。现代雕塑的发展已经突破传统雕塑语言范畴,颠覆重塑了传统雕塑的形式观念、材质观念及空间观念。
-
论高校校园景观雕塑的生态化设计
-
作者:
刘贻永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校校园
生态化设计
景观雕塑
生态材料
-
描述:
高校校园景观雕塑有很重要的文化功用,而其生态化设计颇为紧要。我国高校校园景观雕塑的设计面临着艺术观念陈旧、依赖传统材料的现状,而国外对生态雕塑材料应用等方面的一些实践,很有启发意义。校园景观雕塑艺术的发展要走一条生态化设计的创新之路。
-
E.V.德:有效的对象
-
作者:
莎琳·罗斯
李倍雷
来源:
艺术学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混合装置
时装
对象
晚礼服
主题
湿式潜水服
爆炸
作品
雕塑
-
描述:
E.V.德把雕塑作为符号来完成我们在文化方面的视觉描述。她是一个转向严谨审视其自身所处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人种主义论的学者。当然,这项工作并不是做讲演,而是得益于后殖民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的理论
-
凌环如访谈
-
作者:
杨德忠
陈瑞
李雪
潘沛
董译之
来源:
艺术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电影
艺术与电影
论文电影
移动的观者
叙事
动态影像艺术
-
描述:
与苏天赐结为伉俪,次年随同苏天赐一起调至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后又随山大艺术系南下,任教于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和工艺美术系,从事基础课和雕塑及工艺雕刻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代表雕塑作品有:《战地护士》、《扫
-
苏州美专校友王端与近代中国第一部美术年鉴:《民国三十七年中国美术年鉴》
-
作者:
春江
来源:
艺术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电影
艺术与电影
论文电影
移动的观者
叙事
动态影像艺术
-
描述:
美术院校和美术社团史111个,当时在世的美术家传(附肖像)4000余人,收录美术论文51篇,以及美术展览活动,美术家师承关系一览等,文字量百万字以上,还附有中国画450幅、书法81幅、篆刻65幅、西洋画85幅、雕塑幅木刻版画38、图案设计90幅图录。
-
“三剑客”的聚与散:赵丹、徐韬、王为一
-
作者:
老老夏
来源:
艺术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电影
艺术与电影
论文电影
移动的观者
叙事
动态影像艺术
-
描述:
",1923年迁入菜市路,也就是现在的顺昌路,1930年正式定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设有绘画、音乐、雕塑、艺术师范、工艺美术等系科,是国内最早的高等美术院校。据说康有为、梁启超、郭沫若、张大千等名人都当过该校的老师。
-
雕塑空间的敬畏感
-
作者:
王忠林
来源:
艺术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祛魅
敬畏感
雕塑空间
-
描述:
雕塑空间的敬畏感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产生,并贯穿于历代雕塑艺术的创作之中,尤其在宗教雕塑中更加突出。本文从雕塑空间敬畏感的源流,敬畏感与环境的关系,敬畏感与现代性的冲突等方面论述了雕塑空间敬畏感的源流与内涵。
-
毕加索与英国现代艺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主义
艺术生涯
艺术风格
现代艺术
展览
毕加索
雕塑家
英国
-
描述:
、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和乔治布拉克同为立体主义的创始者。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