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欲望的触摸
作者: 缪冬梅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雕刻   创作   雕塑家   城市雕塑   现代城市   民间   现代雕塑   灵性   对话  
描述: 面对雕塑,人们总是能和它们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民间,许多人相信,凡是被雕刻成的形象都是有灵性的。虽然雕塑家创作雕塑不是专门提供抚摸的,但在现代城市里雕塑无疑是增加了以往不曾有的功能,任何人面对一个他喜欢的雕塑时,
现代生存之焦虑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直接对话   形式语言   雕塑语言   文化意义   现实主义   焦虑   材料语言   根本出发点   专业语言   现代雕塑  
描述: 现代雕塑,特别强调发挥材料的特性,艺术家与材料直接对话,从亲身感受中发展出以材料为根本出发点的形式语言。注重精神上的联想和文化意义。从雕塑的专业语言来看,西方人对材料语言的探索,在本世纪60年代就已
中国鼎与联合国雕塑
作者: 方闻   来源: 文史月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草坪   21世纪   联合国   龙的传人   龙纹饰   周年纪念   前苏联   象征着   华夏子孙   雕塑  
描述: 走近联合国草坪,一眼就能看见高大庄重的中国鼎和前苏联砸剑为犁的雕塑。这个世纪宝鼎高2.1米,象征21世纪;两米见方的鼎上有56条(?)龙纹饰,象征华夏子孙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这是江泽民主席于1995年10月22日赴美国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而送来的寓意
飞离美国第十一章 风城雕塑与小布什演说
作者: 赵政民   来源: 文史月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会议中心   集体领导   政治王   总统宝座   小布什   得克萨斯州   中美关系   州议会   雕塑   闭幕会议  
描述: 的画廊?政治家在雕塑林立的风城会议上十分外露地表现和宣扬自己,莫不是为在人们记忆里也建立一座自己的塑像?小布什的演说生动形象,可能是最典型的。
树木盆景的改作
作者: 赵庆泉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树木盆景   养护管理   恢复   复原   造型   绘画   作品   雕塑   生长   改作  
描述: 盆景是一种艺术品,其树木始终处于生长之中。只要有科学的养护管理,许多树木即使历经数百年,依然生机勃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盆景的造型却不可能象绘画、雕塑那样保持原样,而是在不断地变化。特别是杂木类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谢尔盖·库巴索夫雕塑研修班所获
作者: 刘澍霖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谋略决策   新世纪   谢尔   现实主义   美术学院   作业   世纪之交   雕塑   研修班  
描述: 我院举办的谢尔盖·库巴索夫雕塑研修班的正式开班恰逢世纪之交。喜迎新世纪的第一缕烛光已在我们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的课堂上由这位具有悠久文化艺术传统的列宾美术学院的远方来客谢尔盖·库巴索夫教授燃起。求学之乐、交友之悦、千年之禧浑然一体,真是别有意蕴、令人振奋、令人难忘。
库巴索夫雕塑研修班小识
作者: 王维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斯特洛夫斯基   雕塑作品   古典性   学习过程   雕塑家   教学方法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艺术个性   研修班  
描述: 北国二月,春寒料峭。吉林艺术学院的会议室内却是暖意融融,谈笑风生。享誉俄罗斯的雕塑大师,俄罗斯功勋艺术家谢尔盖·阿纳多利耶维奇·库巴索夫先生和学院的行政、外事主要领导,正在为“库巴索夫雕塑研修班”的开班仪式剪彩。我们同这位雕塑家朝夕相处的四个月时光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谢尔盖·库巴索夫简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斯特洛夫斯基   毕业证书   纪念碑   谢尔   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科学   雅库特   城市雕塑  
描述: 谢尔盖·阿纳多利耶维奇·库巴索夫,男,1945年生于俄罗斯雅库特。1969年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是肖像大师阿尼库申的弟子,获优秀毕业证书,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列宾美术学院教授、主任
新中国专题邮票琐谈——雕塑
作者: 胡文惇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塑性   专题邮票   雕刻   塑造   材料   新中国   象牙   邮电部   造型艺术   雕塑   文化遗产  
描述: 雕刻是一门造型艺术,是雕刻与塑造的总称。雕刻是指在石头、象牙、金属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各种物象;塑造则是用石膏、泥土或者其他可塑性材料出人或物的形象。为弘扬这种优秀的文化遗产,邮电部曾多次发行过相关题材邮票,现对此略做叙述。
破铜烂铁打造艺术精品——记青岛市首届环保雕塑展
作者: 吴衍秋   宋敏   来源: 绿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灵感   艺术家   毕加索   艺术精品   青岛市   高雅艺术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艺术魅力  
描述: 前不久,青岛市首届环保雕塑展览在青岛市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后开幕了。环保雕塑想必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很难想象破铜烂铁、旧报纸这些废品和雕塑这种高雅艺术怎能结合在一起,怎能产生相互联系,这也
< 1 2 3 ... 48 49 50 51 5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