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柳青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蔬菜   生命经验   柳青   雕塑作品   写生   日常生活  
描述: ,于是开始思考通过他们来介入到对当代社会的映射和表现,所以发展到后来的蔬菜堆与立体人物组合构成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作品的新创作。我想我的雕塑作品再现了这些经验的碎片,通过整理组合把短暂的场景变得永恒,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经验的碎片实现“唤醒”,并突出了其在我们生命经验中的意义。
忆起秋季沙龙之泰勒大奖
作者: Jean-Francois Larrieu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代表团   艺术沙龙   秋季   雕塑家   中国当代   作品   泰勒  
描述: 第一次在巴黎看见蔡志松的作品,是在2001年10月。当时我担任秋季艺术沙龙的主席。身为主席,我邀请中国当代雕塑家代表团,到巴黎展示他们的作品。如此国际化的展览,响应我长期关注的艺术趋势,正如我在当
拍卖记录(节选)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比   万寿宫   成交额   陈逸飞   成交价   近现代   缩减量   雕塑   油画   部分  
描述: 于向溟 新城童谣七布面油画135×150cm 2009 2016年12月06日 北京匡时(北京) 于向溟 荒城21——个人的战争布面油画140×235cm 2012 2015年12月05日 北京保利(北京) 于向溟 荒城17-最深深处布面油画185×225cm 2011 2014年11月30日 北京
记录·手稿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比   万寿宫   成交额   陈逸飞   成交价   近现代   缩减量   雕塑   油画   部分  
描述: 1986 女学生作于水城25×20cm 田世信对鲁迅的推崇、偏爱有加。除了大量的鲁迅形象作品外,在藝术家的工作室中,也随处可见悬挂于写字台上的鲁迅照片。 1971 《70年代自画像》油画棒14×16.5c m 1972 《山雨欲来》布面油画 48×45c m 1973 《大女儿像》素描 16×14c
一座新城,一片荒芜
作者: 韩雅俐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比   万寿宫   成交额   陈逸飞   成交价   近现代   缩减量   雕塑   油画   部分  
描述: 东方艺术·大家: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的油画作品《四重山》系列。 于向溟:我在新西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四重山》系列的创作,在回国以后得以实现。《四重山》系列是针对社会四个问题的体验,包括了:人与人的不平等,环境污染,道德淪丧,还有社会体制和文化的缺失。我从这四方面去谈自己的感受,又分为“焚心”、“焚天”“新城校尉”“新城童谣”“暗城”等几个部分加以诠释。
拯救与逍遥之轻
作者: 顾振清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比   万寿宫   成交额   陈逸飞   成交价   近现代   缩减量   雕塑   油画   部分  
描述: 于向溟和张彪在他们的创作中杜撰了一种类似麒麟式的未知动物:蠪螜。它既像冷血的四足爬行动物,有尾,嘴上有须;又有双翼,可收可放,具有神话般的亮色。艺术家近期的油画和装置中,蠪螜形象替代了具像人物,如同作品中的主角,频频亮相在当下一个个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现实图景中,构成了艺术家针对人类乃至宇宙命运的警世预言。
于向溟的幻象现实
作者: 段君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比   万寿宫   成交额   陈逸飞   成交价   近现代   缩减量   雕塑   油画   部分  
描述: 于向溟是一位富有进取精神和意志力的艺术家,近些年一直在积极拓展创作的领地和视域,早前曾以油画代表作《荒城》系列获得了艺术界的关注,该系列的特点是以蓝色调为主,表现于向溟对世界的感受和认知。蓝色场景对于向溟来说,是一处具有容纳作用的非现实母体,《荒城》系列虽然取材于现实,但作者不打算让观众局限在与现实息息相关的碎裂情节里,与之前的《四重山》系列相比,《荒城》系列减少了对社会现实的直接批判和明确的怨愤,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时间的磨砺,他的《荒城》更加集中在想象空间的构造,作品的层次和含量也随之丰富起来。
亦师亦友 笑做江湖
作者: 展望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创作经历   人性主题   艺术家   表达   金属的   玫瑰系列   威尼斯   艺术语言   作品  
描述: 这里不久,是这里唯一的年青人:青涩,自命不凡,其它的雕塑家基本都是老先生,所以当我见到这股外来力量很是兴奋,暗想总算有个知音了。
中国大漆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创作经历   人性主题   艺术家   表达   金属的   玫瑰系列   威尼斯   艺术语言   作品  
描述: 漆雕 古代,大漆用于雕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器的髹饰上,如供佛器、容量器、携行器、密教法器等,其中最为典型的要属“夹纻漆佛像”。漆是万年不朽之器,大漆静寂不喧、沉稳内敛的美学特性也与佛像的山谷清音
为城市创造诗性空间
作者: 王明贤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创作经历   人性主题   艺术家   表达   金属的   玫瑰系列   威尼斯   艺术语言   作品  
描述: 亚洲艺术节“力的共生”當代艺术装置展上,陈文令的不锈钢巨型雕塑《万物皆牛》被一位学者型领导(时任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誉为中国2 01 5年最好的城市雕塑,陈文令的雕塑还在2 0 1 1年丹麦奥胡斯市
< 1 2 3 ... 27 28 29 ... 191 192 19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