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493 条
-
雕塑《武则天》的一点体会
-
作者:
黄思键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权在握
卢舍那
奉先寺
政治家
龙门石窟
历史发生
武则天
佛教艺术
文化思想背景
雕塑
-
描述:
受一位我所尊敬的前辈黄羲平老先生的委托,准备做个小的头像雕塑。黄先生对武则天有很深的研究,并曾为女皇无字碑补字,在他的启发引导下,我逐渐对武则天的历史发生了兴趣,开始了力所能及的学习和研究,从而产生
-
现代雕塑的先行者——李金发
-
作者:
崔开宏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先行者
“五四”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
雕塑家
李金发
美育
雕塑教育
伍廷芳
孙中山
现代雕塑
-
描述:
我国现代雕塑是从西方引进的,李金发是最早的传播和实践者之一。他写过文艺评论,写过诗,做过译文。而真正的事业是雕塑教育、从事雕塑创作、兼办《美育》杂志。他为我国培育了一批人才,传播和介绍西方雕塑,早期影响很大。可以说,他是我国现代雕塑发展的先行者和奠基者之一。
-
法国雕塑家马约尔及其作品
-
作者:
张荣生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形象
法国
塞尚
雕像
象征意义
马约
雕塑家
学院派绘画
作品
象征性
-
描述:
阿里斯蒂德·马约尔(Aristide Mailol,1861—1944)是法国雕塑家、画家,20世纪雕塑先驱者之一。生于法国南方小镇巴纽尔斯。1887年入巴黎美术学校,但不久对学院派绘画失去兴趣
-
美术院校雕塑教学思想的裂变
-
作者:
项金国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美术教育
美术院校
艺术流派
教学体系
教学思想
心理类型
教学方法
雕塑教育
雕塑艺术
-
描述:
能否承担起历史的重任,这需要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面临的压力和矛盾。 一.雕塑教学的疑虑 1.具象与抽象 我国雕塑教学基本是沿用本世纪20、30年代一批留法归来的艺术家所开创的写实教学体系,以及建国后由
-
大足石刻优美的雕塑语言——气功相
-
作者:
张划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牧牛图
石窟艺术
雕塑语言
佛教
宝顶石窟
石刻
气功
道教
大足
无上瑜伽部
-
描述:
大足石刻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它的雕塑语言非常优美生动,词素新颖,其突出表现就是或隐或现的气功折射。本文且把这种气功折射现象称之为“气功相”。形形色色的气功相,蕴涵着深厚的修炼文化,形成
-
雕塑动态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雕塑作品
中国长春
休斯顿
熊秉明
陶艺
陶瓷艺术
雕塑家
阿克苏
组委会
-
描述:
到作品660件,其中国内作品326件,国外作品来自34个国家的102位雕塑家寄来的稿件334件。 雕塑展的开幕时间定于1999年7月18日;揭幕式时间定于1999年9月12日,总计历时56天。’99
-
自然雕塑
-
作者:
关红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园林
博物馆
雕塑作品
艺术作品
艺术价值
人与自然的和谐
苜蓿种子
主题创作
参观者
自然进化
-
描述:
自然而然的把这些作品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并非是抽象的艺术作品。 麦格·韦伯斯先生在户外制作雕塑作品时,发现了由自然进化园林的艺术。雕塑“空穴”(HOLLOW1984——85)时需要立一面几乎竖直的土墙
-
雕塑动态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工艺美术学
自然科学家
民间工艺美术
家具设计
阿克苏地区
雕塑家
艺术设计
城市雕塑
家具文化
-
描述:
由北京焦应奇艺术设计中心和“艺术家仓库”共同策划的中国实验家具艺术展日前已进入征稿阶段。这是中国第一个实验家具设计活动,国内许多画家、雕塑家、装置艺术家加入了此次活动,这标志着中国前卫家具文化真正开始形成了。
-
政治的命相:1949年以后政治性雕塑的意识形态变异
-
作者:
朱其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性
现实主义
政治社会
形态变异
政治意识形态
国家意识形态
1949年
古典主义
雕塑
政治艺术
-
描述:
他所知的是他已做的 ——维柯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 ——卡尔·马克思
-
第二届富士产经现代国际雕塑展
-
作者:
曾岳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成主义
富士
艺术家
现代主义
日本
展览会
雕塑艺术
美术作品
现代雕塑
美术馆
-
描述:
,因而提供了谁都可以在阳光下悠闲地接触雕塑艺术的场所。在这里举办了许多次真正国际水准的美术作品展,推介了很多国际一流的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并令不少日本的雕塑家成长为国际关注的艺术家,这些展览奠定了日本雕塑与世界文化接轨的良好平台,并实现了其国际化进程中必须获得的重要地位。
<
1
2
3
...
27
28
29
...
48
49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