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278 条
-
拉奥孔在诗与雕塑中——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美学法则
-
作者:
马力
来源: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一顷刻
维吉尔
欣赏者
《拉奥孔》
美的法则
造型艺术
美学法则
雕塑艺术
时间艺术
-
描述:
拉奥孔在诗与雕塑中──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美学法则马力“拉奥孔”在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早是一个人的名字,在西方古典雕塑中是一座著名雕像群的名字,到18世纪又成了德国美学家莱辛的美学专著的书名。“拉奥孔”做为一种艺术的题材,得到西方美学史如此的重视,确实...
-
现代城市雕塑
-
作者:
马文
来源:
时代风采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博物馆
生活气息
现代艺术
联邦德国
城市广场
公园绿地
雕塑艺术
艺术灵感
现代雕塑
-
描述:
如今,现代艺术似乎早已摆脱了博物馆和画廊的束缚,再也不仅仅是摆在象牙塔里供人欣赏的尤物了。今天,在联邦德国几乎随处可见那些充满艺术灵感,更富有想象力的艺术雕塑。无论是在哪一座城市的公园绿地或苗圃花园
-
德國:鞋城、汽車王國、難民營
-
作者:
駱崇騏
来源:
沪港经济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料袋装
居住
好奇心
皮鞋
化工原料
意大利
塑料桶
鞋材
城市
鞋用
-
描述:
。在每條街的商店門口,放着一個個1米來高的灰蘭色塑料桶。桶上用德文寫着SCHUH(即鞋的意思),桶内用塑料袋襯着,鞋桶24小時放在店門口,所有德國人都知道,這是派什公用場的,唯我不知。懷着好奇心,我一路掀
-
泰国的人妖表演
-
作者:
高行
来源:
沪港经济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泰国
新城
曼谷
思考
表演
雕塑
旅游
收费
游人
世界
-
描述:
,人妖与旅游、商业的关系,留给人们一些思考。专供人妖表演的剧院,从外面广场白色的雕塑到富丽的大厅都是上水准的。一场表演一个半小时,收费也不薄,一张入场券400泰铢,约合人民币180元,以我们的消费标准来评价,是相当昂贵的。但那风情,
-
寻梦者
-
作者:
郑玲
来源:
花城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指
陷落
复活
青铜
如梦如幻
人生
城市
雕塑
-
描述:
回忆总是具有谜一般的荒凉魅力,既美丽而又令人生畏,我多半只是站在回忆的门口徘徊一下,不敢真正走进去。但是,几十年来,我始终没有忘记他,不过,早以为与他幽明永隔了,而他,突然来了,如梦如幻,像陷落的庞贝的一尊雕塑复活了,从废墟深处缓缓出来,用他青铜的手指敲着陌生城市的窗扉,挨家挨户地询问我的名字。
-
论西方现代美术之特征
-
作者:
姚波
来源:
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空观念
意识形态
空间组织
传统美术
立体主义
现代绘画
现代观念
现代美术
美术作品
雕塑
-
描述:
论西方现代美术之特征姚波西方现代美术自我国门户开放后便以一种新奇怪异的面目冲击着国人的视觉,时至今日,虽说它给人们在视觉上造成的新鲜感早已消失,但在认识上的陌生感却依然存在。对现代美术作品的理解的困难,不仅在人们的谈论中,甚至在一些冠以“现代”的美展...
-
闻名五洲的雕塑神手张充仁
-
作者:
言威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马相伯
艺术爱好者
布鲁塞尔
“手”
雕塑家
设计方案
邓小平
比利时
徐悲鸿
-
描述:
在法国卢浮宫内,他的“手”和罗丹的“手”都放在世界“第一”的行列中。国王、总统、名人的塑像都出自其“手”。
-
东方雕塑——记女雕塑家何鄂
-
作者:
张应银
来源:
中国人才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肃省
《牧牛图》
古代雕塑
去那里
西安电影制片厂
母亲
雕塑家
敦煌壁画
黄河
美术家
-
描述:
好大一个梦 朋友要去看《黄河母亲》,何鄂破例挡了一辆出租车。她说,去《黄河母亲》知道路吗?司机头也不回地甩出一句话:不知道我还是兰州人吗? 当功成名就的女雕塑家何鄂站在这座使她名扬海内外的雕塑面前时
-
美国雕塑家路易斯·布尔热瓦访谈录
-
作者:
贝尔尼斯·雷诺
杨洁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尔热
戈尔德
罗贝尔
创作动机
艺术风格
艺术展览
著名雕塑家
莱热
超现实主义
谈话记录
-
描述:
论及当代艺术展览如果不提路易斯·布尔热瓦,必然是件令人遗憾的事。这位美国著名雕塑家形态多样的作品可说是89年最为重要的发现。 路易斯·布尔热瓦(Loulse·Bourgeois)1911年生于巴黎
-
论雕塑艺术中之“生活”
-
作者:
陈云岗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物象
生活场景
中国古代艺术
表现生活
雕塑史
西方文明
作品
自然法
雕塑艺术
造型观
-
描述:
从根本上讲,艺术离不开生活。这一点从原始美术中大量出现的动物及围猎动物的图像来看,都是原始先民们当时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但是原始人为什么要把这些内容描绘或是雕刻出来呢?他们是为了表现生活吗?如果是为了表现生活,那么就须使人能欣赏这些作品,欣赏它的途径是用眼睛看,而大多数的洞穴壁画是画在数十米深的黑洞之中,这就不是为了看的了。解释此种现象较为合理的
<
1
2
3
...
21
22
23
...
26
27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