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2034 条
-
传统陶瓷捏塑艺术的分类研究
-
作者:
马璐瑶
黄成铭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传统
捏塑艺术
-
描述:
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陶塑伴随着陶器的产生而出现,之后经过商周至东汉晚期的一千多年的工艺演变,瓷塑也随着瓷器的诞生而出现。中国传统陶瓷雕塑历经了各个朝代的风雨历程,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夺目的光芒。
-
浅析陈家祠灰塑艺术图案意蕴
-
作者:
廖宸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灰塑图案
灰塑
陈家祠
灰塑艺术
-
描述:
普遍。兴建于清朝的宗祠建筑“陈家祠”以其精湛的装饰艺术著称于世,其造型优美、雕塑精美、色彩丰富饱满的灰塑作品让人过目难忘,印象深刻。本文旨在对陈家祠灰塑作品的图案进行解读,进而深刻认识灰塑作品所传承的岭南文化。
-
塑痕之迹——多纳泰罗的《抹大拉的玛利亚》
-
作者:
孙维广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纳泰罗
《抹大拉的玛利亚》
塑痕
-
描述:
本文从文艺复兴早期多纳泰罗的一件木雕——《抹大拉的玛利亚》出发,探讨出在米开朗琪罗之前的雕塑作品就有塑痕的运用。同时探讨塑痕在该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以及该作品塑痕来源问题。
-
塑痕之迹
-
作者:
孙维广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纳泰罗
《抹大拉的玛利亚》
塑痕
-
描述:
本文从文艺复兴早期多纳泰罗的一件木雕——《抹大拉的玛利亚》出发,探讨出在米开朗琪罗之前的雕塑作品就有塑痕的运用。同时探讨塑痕在该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以及该作品塑痕来源问题。
-
超越过程 ——琳达·本格蕾丝的女性主义艺术解析
-
作者:
杨明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漆
表演艺术
影像
雕塑家
观念艺术
女性主义艺术
-
描述:
本格蕾丝是美国著名雕塑家、画家、概念和表演艺术家。本格蕾丝的作品与女权主义运动有着的复杂关系,她是女性主义艺术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她一直致力于尝试突破男性霸权定义艺术的实践,在男性霸权的艺术规则
-
梵天东土·并蒂莲华: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并蒂莲
艺术展
故宫博物院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
南北朝时期
印度
雕塑
-
描述:
为响应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的号召,故宫博物院牵头策划了“梵天东土·并蒂莲华:公元400至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展”。济南市博物馆馆藏的南北朝时期北齐青石造像“四面佛”参展。
-
中西之间——司徒安(Anthony Stones)雕塑绘画艺术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尔兰
艺术展
1934年
中西
雕塑家
绘画
英国
新西兰
-
描述:
司徒安,1934年出生于英国。拥有英国、新西兰和爱尔兰三国国籍,获得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协会院士等荣誉。
-
解析之路——法国艺术家VAL雕塑作品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部世界
作品展
法国
艺术家
雕塑创作
雕塑家
东西方文化
解析
-
描述:
雕塑是充满力量而具有宇宙内涵的咏唱。它诞生于寂静、创造于孤寂,由外部世界脱落以帮助作品走向真实。“解析之路”是对法国女性雕塑家VAL(Valerie Goutard的署名)迄令为止二十余年雕塑创作
-
至爱之塑——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纪念
艺术
人生故事
文献
美术发展
作品
雕塑
-
描述:
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历程中,有许多先贤创造了非凡的艺术业绩,也留下了动人的人生故事。王临乙、王合内两位先生相识于法国,结缘于雕塑,因爱国情怀回到战火纷飞的中国,从意气风发走到耄耋白头,一牛相濡以沫、鹣鲽情深,他们相遇、相知和桐守的经历,既是中法艺术联姻与结合的象征,也是充满着爱情与创造的传奇。
-
纵鹤鹤油画鉴赏
-
作者:
纵鹤鹤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简介
肌理效果
立德
双林寺
油画颜料
笔刷
人物塑造
-
描述:
作品简介作品以双林寺佛像为题材,以单色素描的形式表现,在卡纸上采用调和一定比例的水、乳胶、立德粉制作底子,形成不同的肌理效果;材料选用单色丙烯、油画颜料、炭笔;借助笔刷、刀刮等手法进行人物塑造,体现了古代泥塑的造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