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贝尼尼焉何辉煌
作者: 杨秀兰   来源: 新丝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贝尼尼   巴洛克   雕塑  
描述: 贝尼尼是意大利的文艺巨匠,受到后世敬仰。他是如何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通过贝尼尼的人生格言和他一生的创作历程以及作品的高度和影响力,作者阐释了贝尼尼勤奋的一生和辉煌的成就。
关于袁侃的《中国戏剧》系列研究
作者: 庾凯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雕塑作品   见山不是山   明暗   玻璃钢   笔触   油画   《中国戏剧》  
描述: 观看袁侃的雕塑系列作品《中国戏剧》时,总感觉其中蕴含着一些“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味道。这个系列目前已经完成的九件雕塑作品全部采用了玻璃钢材质,但是观感上却带有木雕的形态;同时,这些雕塑虽然属于
鲁丹的“微物”
作者: 陈琳琳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兰迪   英雄人物   现代艺术   塞尚   油画雕塑   宇宙万物   方寸之间   历史场景   存在感   架上绘画  
描述: 《微物》展出的是上海艺术家鲁丹自去年参加上海油画雕塑院学术邀请展《存形类象》以来创作的一批新作品,延续了艺术家对架上绘画这一传统媒介的深入探索。艺术史上伟大的作品并非都表现的是宏大的历史场景或高大
意象再造——第十六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
作者: 丁设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界   时代性   三十周年   双年展   绘画   学术性   意象   雕塑  
描述: 第十六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2016.12.6—2017.2.12中华艺术宫“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自1986年至今已三十周年,是上海美术界最重要的品牌展览之一,有一种说法称其为“中国最早的双年展”。“海平线”展秉承时代性、学术性、探索性的
民国时期重庆雕塑
作者: 李竹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重庆雕塑  
描述: 本文详细考察与梳理了民国时期重庆雕塑的发展进程,针对重要的雕塑家雕塑作品进行了个案分析,从历时性的路径考察了重庆雕塑所负载的文化角色。
第五届明斯特雕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作品   城市环境   公众参与   文化共生   艺术家   雕塑展   公共空间   雕塑艺术  
描述: 2017年6月10日至10月1日,第五届明斯特雕塑展在德国明斯特举行。明斯特雕塑展始于1977年,每十年举办一次,是举世闻名的当代雕塑艺术大展。明斯特雕塑展将公共空间视为与社会文化共生的特定领域
第五届明斯特雕塑展作品受损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设备   雕塑作品   艺术作品   共同生活   雕塑展   工作坊   装置作品   速写  
描述:2017年6月10日开幕以来,第五届明斯特雕塑展已连续发生多件艺术作品遭破坏的事件。继妮可·艾森曼的雕塑作品《喷泉速写》和荒川医的装置作品《严厉的引用,剌耳的牧歌,严酷的明斯特》被蓄意破坏之后
社会编织或一件未完成的社会雕塑
作者: 谭彬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雕塑   社会编织   纤维艺术  
描述: 本文以中国台湾的当代纤维艺术案例为切入点,从博伊斯的社会雕塑观念出发,探讨纤维艺术背后编织行为本身的社会学层面的象征意义,进而从社区概念、环境营造乃至于城市规划的宏观层面探讨艺术作品背后不同
大家——悼念叶毓山先生
作者: 焦兴涛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   悼念   雕塑   烈士陵园  
描述: 至今记得1994年的冬天,研一,一个难得的机会,跟随着系上的几位老师,从重庆来到同样阴冷湿寒的成都,参加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雕塑泥塑放大。放大现场是在太平寺机场的一个机库里,已经搭好大泥的两组雕塑并列摆放在冰凉宽阔的地坪上,在顶棚数十盏灯光的倒
李秀勤:凹凸之拓
作者: 王林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秀勤   四川美术学院   社会教育   中国美术学院   女性主义   雕塑   公共艺术  
描述: 、之于雕塑意识、之于社会教育、之于盲人特殊群体、之于公共艺术营造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炽烈的热情。在我的印象中,李秀勤就是一个为艺术而生的人。任何时候谈论起新近创作,总是神采奕奕,目光炯炯,仿佛一下子换了个人。这是一位不知疲倦、不断催生创造性的
< 1 2 3 ... 15 16 17 ... 191 192 19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