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1400 条
-
蔡居油画、雕塑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史家
雕塑展
画面
点线面
笔触
冲击力
油画
-
描述:
《荷系列之5》画面上己无具体物像的痕迹,全靠自由挥洒的点线面和色彩来传达情绪。艺术史家艾伦·赛尔顿评论这幅画是“荷的色块动势,在雄劲的笔触里显示着冲击力。”“在纯粹抽象的意境中.朦胧的画面给我们水的联想。”
-
上海泓盛2008秋拍油画雕塑预览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专辑
艺术家
预览
中坚力量
出新
雕塑
油画
-
描述:
上海泓盛继2008春拍取得相对稳健的成绩后.2008秋拍除了延续以往优势板块,肯定历史性作品外,也做出了新的尝试和创新.力挺画坛的中坚力量.开出新的专辑,并推出一批有潜力的艺术家.以更为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视野推出2008秋拍的盛宴。
-
当代雕塑回头看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识形态
中国
雕塑
-
描述:
一我们把1979年作为中国雕塑进入当代的时间节点。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所出现的种种变化,可以有许多描述的角度.但从根本上讲.这种变化可以归因于中国知识形态的变化。
-
走向世界和寻找中国——关于刘永刚的《爱拥》系列雕塑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国际舞台
文化目标
双向运动
刘永
中国当代
雕塑
世界
-
描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雕塑最重要的学术动向是,走向世界和寻找中国。看起来.这是不同的两个发展方向.但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中国当代雕塑中,走向世界和寻找中国的双向运动.实际指向的是一个共同的文化目标努力在国际舞台展示中国文化的自身价值.
-
浅议雕塑的界限
-
作者:
陈云岗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范围
内心世界
动物世界
雕塑
第三世界
-
描述:
“世界”.真是一个值得玩味的词。它是在人类词汇中除了“宇宙”之外表述空间范围概念的第二大词汇了。但是宇宙的使用量太少.它所包含的内容多与地球无关:而“世界”则不同.它最小的概念所指也与地球本身及人、自然山川有关。如世界的第一解即是全球:第二解即是地区.如阿拉伯世界,第三世界等等:第三解即是种类性质.如动物世界,自然界,生物界,人类世界等等:第四解即是区别范围性质的称谓.如内心世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等等。
-
瞿广慈的雕塑新作
-
作者:
沈其斌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家
理想主义
本来面目
社会政治
见证人
历史叙述
雕塑
-
描述:
在任何时候,以艺术的方式关注社会政治或相关的现象,都需要有独特的视角与方式.,经过历史的人们未必就真的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相反他们更容易简化和美化那些他们以为熟悉的事件。这就是为什么在面对充满革命理想主义色彩的那段复杂激荡的历史时.我们总是不无尴尬地发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叙述还没有出现。[第一段]
-
中国雕塑的困境
-
作者:
隋建国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价位
艺术市场
北京奥运
世博会
雕塑家
中国城市建设
城市雕塑艺术
-
描述:
由2008年北京奥运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所带动的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速度岂一个“飞”字可以概括.中国雕塑家们拥有太多城市雕塑艺术景观.甚至奥运和世博会专题雕塑的机会。与此同时.中国的艺术市场近年来
-
“转型·建构:2008首届广东雕塑大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州美术学院
美术家协会
广东
学术研讨会
雕塑
美术馆
-
描述:
2008年1月1日至1月13日。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转型·建构——2008首届广东雕塑大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1月4日,“转型·建构——2008首届广东雕塑大展学术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举行。
-
数像时代的绘画与雕塑
-
作者:
王林
管郁达
陈默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网络
复制技术
高科技手段
卫星通讯
光纤传输
视听语言
绘画
雕塑
-
描述:
数字化的高科技手段.正在大量制造和生产人类视听。数字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复制技术.借助互联网、电视网络和卫星通讯、光纤传输,数像作为视听语言已经成为人类越来越重要的交际工具。
-
身体的表情:关于尹智欣的雕塑
-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
解读方式
当代艺术
意味
智
写实主义
传统雕塑
表情
-
描述:
尹智欣的雕塑不是古典写实主义雕塑的简单回归.其中有着丰富的解读空间。概言之.尹智欣的雕塑可以看作当代艺术中一种对人的身体的新的解读方式,通过他雕塑中的人物的形体与动作.我们可以看到“身体”作为传统雕塑的主要形式.现在被赋予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丰富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