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146 条
-
激情洋溢的雕塑家—最新传记揭示的罗丹
-
作者:
斯坦利·温特劳布
周非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伯纳
艺术家
设计师
慈善事业
小塑像
传记
创作
雕塑家
作品
罗丹
-
描述:
峒村为当地一项慈善事业募捐。罗丹问镇上的议员们:“你们是要我的一座小塑像呢,还是要钱?”“罗丹先生,我们愿意收钱。”大器晚成的罗丹此时名声已逝。 40年前,罗丹在一家国营瓷器厂为一个收入微薄的雕塑家
-
令人惊喜的吉达街头雕塑
-
作者:
符福渊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汽车公司
形象
沙特阿拉伯
商业中心
港口
达人
兴奋
飞机
雕塑
-
描述:
在沙特阿拉伯最大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吉达市,遍布200多座雕塑,游人走不多远就会为新的形象所惊喜和兴奋。吉达人的想象力如此丰富是来源于他们丰富多采的生活。街头雕塑中有传统的阿
-
雪域舞狮
-
作者:
宗同昌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狮
形似
古格
形象
传入中国
佛教雕塑
印度
十三年
西域传
狮子雕刻
-
描述:
狮子的形象是随佛教的传入而传入中国的。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安息国于“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献师(狮)子,符拨形似麟而无角”;和帝永元“十三年,安息王满屈复献师(狮)子及条支大鸟”。以后随着佛教雕塑及壁画的逐渐增多,狮子形象也越来越多,而这些经过艺术加工的形象与其本来面目又相去甚远。
-
藏族绘画及雕塑艺术
-
作者:
达尔基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族
酥油花
唐卡
绘画
雕塑艺术
佛像
-
描述:
藏族绘画,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唐卡,二是壁画。 唐卡在整个藏区无处不有,它的绘制,使用颜料、品种、效果等各地都基本相同。它是一项在藏族文化中,具有较多声誉的宗教艺术。 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一般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由于唐卡所用的是彩色矿物颜料工笔绘制,即使历经数百年,色泽仍然极其鲜艳。
-
根艺不能只为几上之玩
-
作者:
丁大洋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民族精神
民族魂
古代神话
重大题材
屈原
时代精神
玩艺儿
排球
雕塑
-
描述:
纵观当代根艺作品,除了为数不多的“龙”(中华的象征)、“排球女将”(时代的讴歌)外,象“屈原”、“不肯过江东”等表现民族精神,古代神话重大题材的根艺力作为数极少。大量的是花、木、虫、鱼、飞禽、走兽之类的几上玩艺儿。是根艺难以塑造历代雕塑大师
-
在泥土与炉火中的追求-谈刘键海的陶瓷三彩装饰画习作
-
作者:
潘春芳
来源:
艺苑(美术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业基础
陶瓷艺术创作
陶瓷雕塑
装饰画
传统陶艺
艺术效果
陶瓷设计
唐三彩
新开拓
工艺美术
-
描述:
刘键海是来自兴化的陶瓷厂的学生,在工艺美术系陶瓷设计专业学习期间,由于她勤奋好学,刻苦求索,不仅提高了她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水平,结合专业设计课的学习,她还完成了一批陶瓷雕塑、茶具及陶瓷三彩装饰画
-
歌乐山烈士群雕著作权案一审纪实
-
作者:
文蔷
来源:
人民司法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翠柏
歌乐山
著作权
五星红旗
初稿
环绕着
重庆
曙光
陵墓
雕塑
-
描述:
那座红岩群雕 重庆向西,苍茫沉雄、峰峦叠障的歌乐山。 沿着三百级石阶顺山而下,青松翠柏环绕着一座烈士陵园。在那安息着数百位英魂的陵墓前,一座巨大的红色石岩雕塑巍然耸立,磐雄凝重。九位烈士或怒目向敌
-
景德镇雕塑制作工艺管理
-
作者:
余祖球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美术陶瓷
雕塑瓷
制作工艺
-
描述:
3.漆板镶嵌专用坯泥配方长石40,石英15,临川高岭25,华林高岭20 4.披纱泥浆专用配方长石10,祁门瓷石35,临川高岭55,制备方法:小球磨粉碎。 (五)釉料配方 1.青釉(烧成温度1230
-
瓷国唯一瓷业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发展简说
-
作者:
颜惠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生产
陶瓷雕塑
美术设计
江西省
学院
景德镇市
陶瓷美术
陶瓷机械
景德镇陶瓷
陶瓷工程
-
描述:
,后由江西省领导,1978年6月改由轻工业部与江西省双重领导,以轻工业部为主。学院创办初期,设陶瓷工程、陶瓷美术两个系,分设日用瓷工艺制造、陶瓷美术设计、陶瓷雕塑三个专业。以招收大学本科生
-
谈佛教石窟寺摄影
-
作者:
彭华士
来源:
华夏考古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考古
北魏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重要手段
摄影者
拍摄点
雕塑
石窟寺
-
描述:
石窟寺摄影是蒐集佛教考古学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关于摄取对象的拍摄点,用光、画面构图及其周围的环境气氛等问题。上述这些因素需要摄影者根据其本身所具备的艺术修养和工作经验,通过摄影术来取得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财富,供美术史家和人民群众研究、欣赏。一张文物照片质量优劣的标准不外乎有两条:一、它必须是所摄对象的客观的真实纪录;二、它本身是一件优秀艺术品——在被摄制对象中融入摄影者的感情并给它赋予以动人的美感。现在,我在这里愿就自己多年从事佛教石窟摄影工作中所积累的实际经验,谈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