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塑】搜索到相关结果 146 条
-
微笑的灵魂
-
作者:
石颐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宁静
灵魂
颤动
大理石
人类
悲剧意味
进行试验
肌肉
永恒不朽
雕塑
-
描述:
布德尔说,雕塑就是把大理石变成人类活生生肌肉的跳动,就是在石头面具下进行试验,从那里产生出永恒不朽的人类.我首先被布德尔所震撼,当然是因为他那尊《拉弓的赫克利斯》.那种肌肉与岩石相悖所迸发出的力
-
光影效果与居室陈设
-
作者:
孟宪伦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投影
部分和
居室
立体
环境效果
光影效果
室内
雕塑家
和谐性
陈设品
-
描述:
居室的陈设多种多样,如光影的利用恰当,会给陈设增添美的旋律;反之,既破坏了室内的环境效果又降低了陈设品自身的艺术魅力。雕塑家对雕塑光影效果是非常重视的。立体雕塑的凸出部分和凹进部分都能代表这一作品的水平,它成功的可能性就取决于两者相互的对比性与和谐性。因此,雕塑家常常利用这些因素去创造一个美好
-
勒·柯布西埃建筑品中光的运用
-
作者:
于非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学习
巴黎
建筑形态
法国
柯布西埃
运用
雕塑性
绘画
新建筑材料
-
描述:
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1887——1965)现代建筑巨匠之一,原名夏尔·爱德华·计纳雷(Charles Edoua(?)d Jeanneret),出生于瑞士,后来定居法国巴黎,早年学习绘画、雕塑,本世纪初,他是一位立体派
-
“明天倒”
-
作者:
王朝闻
来源:
瞭望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惠能
六祖
批评家
西方现代派
社会功能
作品
塑性
法师
雕塑
坛经
-
描述:
昨天校阅《雕塑雕塑》到第15页,发现与“佛性”相对应的“塑性”一词中的那个至关紧要的“塑”字被遗漏了。 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里,说惠能法师对善塑的蜀僧笑道:“汝善塑性,不善佛性。”如果蜀僧的作品没有塑出佛性,可见他算不得“曲尽其妙”的善塑着。善塑性(形式)而不
-
《三国志演义》艺术经验二题
-
作者:
关四平
来源:
绥化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志演义
艺术经验
史传文学
诸葛亮
人物性格
主要人物
罗贯中
长篇小说
人物塑造
历史小说
-
描述:
《三国志演义》(以下简称《三国》)作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和历史小说的顶峰,其开创性的成功艺术经验是相当丰富的。本文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上,紧扣《三国》历史小说的特点,以其人物塑造为中心,从人物塑造与主体情感的传达、人物塑造与情节设计这两个角度入手,以见《三国》五彩纷呈的艺术世界之一斑。
-
《三国志演义》艺术经验二题
-
作者:
关四平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志演义
艺术经验
中国传统文化
主要人物
情节设计
罗贯中
人物塑造
人物形象
历史小说
次要人物
-
描述:
《三国志演义》(以下简称《三国》)作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和历史小说的顶峰,其开创性的成功艺术经验是相当丰富的。本文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上,紧扣《三国》历史小说的特点,以其人物塑造为中心,从人物塑造与主体情感的传达、人物塑造与情节设计这两个角度入手,以见《三国》五彩纷呈的艺术世界之一斑。
-
雕塑马
-
作者:
晓子
来源:
岁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成
哈菲兹
时间
城市灰尘
基座
画轴
混乱
棋子
比喻
雕塑
-
描述:
雕塑马
-
让冷静的理智闯进美学的领域
-
作者:
邵克仁
来源:
时代建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
绘画
建筑
雕塑
-
描述:
若干世纪以来,建筑与绘画、雕刻一样被称之谓美术。美术是和美有关,藉助于眼睛的视觉艺术。正如音乐是藉助于耳朵的听觉艺术。众所周知,艺术有纯粹艺术和实用艺术之分。一般来说,绘画和雕刻属于纯粹艺术;而产品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等属实用艺术,亦称实用美术。建筑师
-
茅盾小说的音响艺术
-
作者:
钟桂松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天地
塑造人物
大锯
艺术效果
艺术世界
小胡子
茅盾小说
音响
作品
《子夜》
-
描述: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制造环境气氛,作家可以调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运用色彩艺术,特写艺术,雕塑造型艺术,绘画艺术,园林建筑艺术及音响艺术等各种不同艺术手法,来达到刻划人物性格,构思小说布局,制造小说环境
-
奇特的雕塑之城
-
作者:
玛丽-多米尼克·德尼奥
陈捷
来源:
世界博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岩石
建筑工地
尚德
尼赫鲁
废弃物
庭园
新城市
垃圾场
印度传统
雕塑
-
描述:
1951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宣布,在山迪加尔为旁遮普建立一个首府。为此,他征召了最有名气的建筑师勒·科尔比西埃。这时,一个名叫内克·尚德的年轻人正在这座新城市的建筑工地上找活儿干。他当了一名养路工。在垃圾场上,内克发现了带有印度传统风貌的东西,如陶器、旧针织品和碎镜片。同时,还有其它一些废弃物:保险丝、自行车把和铁皮油桶。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内克·尚德的命运改变了。 50年前,在法国的德龙省,一位名叫谢瓦勒的邮递员曾经收集了他在路上偶然发现的石
<
1
2
3
...
10
11
12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