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另有通途向罗马
作者: 陈立人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走向   艺术市场   罗马   投资者   雕塑家   公共空间   艺术语言   艺术品市场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描述: 中国20多年的城市雕塑发展,已经积淀下相当基础:从奄奄一息之冷,到乱糟糟之热,雕塑已经在国民视野中出现,成为存在事实。回到架上的结果,决不是倒退到20多年前雕塑奄奄一息的状态,而是要各自走向市场,走向雕塑的知音、雕塑的投资者。
城市广场设计之艺术初探
作者: 全惠民   李亚南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设计   艺术   环境  
描述: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人们活动的重要公共场所,往往成为城市开放空间艺术处理的精华,本文着重探讨了广场设计艺术运用的符号语言与几种主要手法。
符号整合与空间秩序——李林琢的深圳东部华侨城广场艺术解读
作者: 徐恩存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深圳东部   华侨城   艺术家   整合   本土文化   广场艺术   作品   文化符号   空间秩序   文化意蕴  
描述: 特定空间中的李林琢的作品,总是存在着一个颇耐咀嚼的、十分含蓄的抒情主体形象。这个主体是对历史充满追忆和敬重的符号,也是对未来充满热情和希望的符号。
现代艺术与艺术的平民化
作者: 林钰源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   广州   发展历程   平民化   艺术家   现代艺术   现场表演   艺术形式   佛教禅宗   美术馆  
描述: 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于2008年9月6日——11月16日在广东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展览,共展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位艺术家的最新作品,展览涵盖了影像、装置、绘画、摄影、声音、写作与现场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主办方称:与后殖民说再见是本届广州三年
观念转型与艺术市场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艺术市场   艺术现象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艺术品   艺术观念   文化消费   市场环境   客观环境  
描述: 艺术史上的种种现象是与社会的意识形态等方面相互关系的结果,因此对艺术观念的转型和艺术市场等诸问题的探讨不能脱离艺术制度来谈。那么观念的形成和转型和社会客观环境有怎样的联系?对我国当代艺术市场环境应该怎样来认识呢?本文旨在对以上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何为当代性
作者: 杜曦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语境   自律性   批判   未来   艺术家   当代艺术   当代性   思考   场问题   概念  
描述: 何为当代性,其实涉及到何为当代艺术,进而涉及到何为艺术。如贡布里希所言:没有大写的艺术(There really is no such thing as Art),只有艺术家。艺术家这一概念,是随不同的文化语境而变动不拘的。从而,艺术的概念,也是相应地因时而动的。
寿山石收藏热
作者: 黄宝庆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台湾   不可再生性   收藏价值   艺术品市场   北京奥运会   审美价值   雕刻艺术   艺术美   寿山石雕  
描述: 本文围绕着寿山石收藏热这一核心展开,以促成寿山石收藏热潮的成因为全文的切入点。重点就寿山石的艺术本体价值、寿山石的收藏价值以及寿山石的收藏群体三个部分作了全方位的探究,并以此为基点进一步阐述对寿山石市场发展的期待。
纳他霉素在水和甲醇中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作者: 骆健美   金志华   岑沛霖   王敏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台湾   不可再生性   收藏价值   艺术品市场   北京奥运会   审美价值   雕刻艺术   艺术美   寿山石雕  
描述: 纳他霉素在水和甲醇中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石玉雕心——用文化做市场
作者: 王梦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雕   稀缺资源   和田玉   文化素质   做市场   现代人   作品   工艺美术   创新   寿山石雕  
描述: 寿山石,中国的准国石。中生代(2.3亿至7000万年前)闽中地区酸性火山岩的大规模喷发,以女娲炼石补天般的神奇造化,为后世留下了这一珍稀瑰宝。
生命的笔触:浅析放射笔触与心理的联系
作者: 金艺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磁场作用   放射形图案   艺术表现   心理  
描述: 本文举例分析了绘画艺术中放射形图案产生的原因,以及这种图案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以此来说明这种放射形线条和笔触起源于人类,灵长类的行动方式和地球磁场作用,以及各种自然现象,它是一种对人类原始生命运动的记忆,和对人类最终的信仰——生命的抽象表现。
< 1 2 3 ... 20 21 22 ... 43 44 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