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地】搜索到相关结果 17841 条
-
先秦至隋唐时期的四川美术——《四川美术史》(上册)前言
-
作者:
唐林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剑南西川
剑南道
回龙湾洞穴遗址
金沙遗址
一本
史料翔实
中国美术史
巴蜀地区
巴蜀书社
资阳人
-
描述:
主持人语:唐林先生的《四川美术史》(上册·先秦至隋唐)今年8月由巴蜀书社隆重推出。该著从大美术(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的角度收集、整理、论述了古巴蜀地区的作品,填补了四川美术至今无通史的空白
-
《武林大会》三进淮南 激情点燃五彩之都
-
作者:
雪儿
劼劼
来源:
中华武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林大会》
煤炭资源
起源地
激情
发源地
长江三角洲
淮南市
安徽省
-
描述:
淮南市,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安徽省中北部,淮河之滨。这里拥有黑色的煤炭资源、红色的火电能源、绿色的宜居生态,它是白色豆腐的发源地、是蓝色生命的起源地,索有“五彩淮南”之称。
-
邛窑,—千五百年前的斑斓
-
作者:
陈莹
刘乾坤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星堆
邛窑
唐三彩
唐代
古窑址
釉里红
釉下彩
四川地区
铜红釉
瓷器
-
描述:
邛窑是由单色的釉下彩向五彩缤纷的彩瓷世界发展的发端,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是中国彩绘瓷的故乡。这是有关专家对邛窑的定论,它足以表明邛窑的珍贵文物价值,但是这句话却远远不足以概括邛窑——这个被历史淹没了一千多年的珍宝。
-
民间收藏者之辩
-
作者:
许明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者
博物馆
元青花
收藏家
专家意见
西亚地区
中国民间
拍卖行
-
描述:
相对于博物馆和拍卖行的藏品而言,民间收藏家手中的元青花一直被认为是百分之百的赝品,中国民间到底有没有元青花?专家意见与民间观点尖锐冲突。本文作者通过自己对元青花文物的多年研究以及到西亚地区的考察,认为文中藏家的青花瓷为元青花无疑,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藏品吧。
-
抢救乡土建筑的优秀遗产
-
作者:
陈志华
王远昌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产
乡土建筑
抢救
统治地位
士大夫
乡土文化
平面图
文化生态
-
描述: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生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帝王将相和士大夫的文化,民间的乡土文化不在历史的关怀之下。一幅隋人仿晋的字,一只永乐年的青花烛台,可以卖到七千万元,而有些不愧为无价之宝的村落,连花五万元测一幅平面图的钱都没有。
-
塔不在高匠心巧运
-
作者:
张人雷
邢超
杜伟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匠心巧运
中国传统
袖珍小塔
山西地区
-
描述:
在山西地区,有着这样一些塔,塔身只有几米高,通体玲珑小巧,与中国传统的楼阁式塔或密檐式塔的高耸雄壮大相径庭。这些塔不光个头小,造型也千奇百怪,一若不是专门提起,甚至压根不会被认为是塔,这些袖珍小塔,尽姓出造塔者的匠心独运:若没有见识过这些塔,又怎么能说了解中国塔呢?
-
感受知识的温暖
-
作者:
孙武臣
来源:
中老年保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女孩
感受
主持人
大地震
美术
-
描述:
央视《我们》的节目主持人讲述了汶川特大地震中这样一个场景:暗夜中.两块水泥板之间挤压着一个小女孩,幸好上面的水泥板倾斜着.留给她生命一个缝隙。救援的人们能发现她,是凭着她正在看书时手电筒的光亮
-
祁连山北的“七彩丹霞”
-
作者:
樊玲玲
兰传青
来源:
中老年保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丹霞地貌
地貌景观
临泽县
景区
肃南县
地质学家
彩霞
芙蓉池
张掖市
共同作用
-
描述:
"之称,是我国地质学家于上世纪20年代提出的一种地貌景观的名称,在大陆相的红色沉积层上,由于受到构造的抬升和气候、侵蚀、风化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了以赤壁丹山、峰林峡谷为特征的独特景观,因
-
一代文星兼寿星——清代诗人袁枚
-
作者:
玲珑
来源:
中老年保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丹霞地貌
地貌景观
临泽县
景区
肃南县
地质学家
彩霞
芙蓉池
张掖市
共同作用
-
描述:
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卒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享年82岁。袁枚在清代文坛具有相当高的地位,文笔与大学士纪昀齐名,时称"南
-
阳春
-
作者:
风行
来源:
中老年保健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整套动作
地羊
过去40年
扔球
上水池
脚踏车
己能
像要
紧跟在后面
小鹿
-
描述: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我和老伴带着小孙子羊羊到玲珑园去享受春光。 儿女们工作忙,日常琐事全仗老伴一人操劳。小孙子羊羊已一岁多了,是老伴一手带大的。 羊羊欢快得如一头小鹿,用并不稳健的步伐在前面飞奔,老伴紧跟在后面,随时做出保护的姿态。我提着孙子的脚踏车,漫步其后。来到塔前空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