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清代麒麟送子图青花罐
作者: 宋康年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生动   底径   子图   南阳地区   孔子   妇女   口径   清代晚期   青花   杰出人才  
描述: 麒麟,为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灵动物,亦称仁兽。麒为雄,麟为雌,糜身、牛尾、狼头、独角。麒麟是吉祥的象征,民间认为它能为人们带来子嗣,东汉时的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曾有描述孔子诞生之前,有麒麟吐玉书于家院,"麒麟送子"的典故即源于此。南北朝时,对聪明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即杰出人才之喻。此后"麒麟送子图"作为版画应运而生,有的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儿,
中国现当代陶瓷具象人物雕塑创作研究
作者: 魏华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塑人物   具象   地域文化   现当代陶艺  
描述: 中国现当代陶瓷具象人物雕塑创作,是最具东方情境、中国特色的,它缘自我们学院现实主义教育,蜕变于现代主义的困惑,诞生并成长于陶艺家对当代生活的体验及当代人文品格的把握。其并未中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文脉,相反更加强了东方文化的身份,继承并发展了本土文化资源。正是基于弱势文化、民间文化、区域文化、本土文化的自觉,拥有了独特的、鲜明的中国身份,使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当代陶艺失去话语,而充分体现了它传统的文化优势和丰富的语言资源,更重要的是他们从陶瓷具象人物雕塑创作中找到了一个契合点,用最东方、最有传统的精神话语方式,表达了当代人最当下的生活、情绪与人文情怀。
刘邦一·油画作品欣赏
作者: 刘邦一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四十一   天青釉   釉彩   研究成果   造形   台湾地区   艺术作品展   烧制过程   陶瓷艺术作品  
描述: 刘邦一·油画作品欣赏
水焰|美国罗契斯特“和平喷泉”
作者: 暂无 来源: 照明设计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景观   美国   水柱   优雅   喷泉   地面   火焰   雕塑  
描述: 和平喷泉以火焰的形式从地面喷涌而出,喷泉的顶端似乎要冲向天空。像火焰一样喷射的水柱被控制的很优雅,一个由展翅Aged平鸽组成的雕塑般的青铜网将它与城市景观隔开。沿着水窝的边缘,一圈水花和飞沫在风中摇曳,看起来像在夕阳中闪闪发光,尽管已经是深夜了。
大地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少先队员(知识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   哀牢山   无不为   福特基金会   梯田   元阳县   雕塑  
描述: 每一个到过我国云南哀牢山南部的人,无不为那里的梯田所赞叹。那依着山势,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的梯田,层层叠叠,像万级银梯,在云海中浮现,气势磅礴,摄人心魂。正如美国福特基金会官员麦斯文来到哀牢山中的元阳县时
2010英国特纳艺术大奖
作者: Pan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格兰   特纳   艺术家   声音   重大事件   苏珊   低地   英国   作品   哼唱  
描述: 创立于1984年的英国特纳艺术奖几乎是英国的一件国家级大事,普通公众也会在派对上辩论比赛的事,甚至打赌谁会赢。它的声望可以使任何一位艺术界籍籍无名的小辈一夜成名。这一奖项被誉为欧洲视觉艺术领域最重要、最有声望的奖项,同时也引起广泛的争议,入选艺术家的作品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具有实验精神。公众对这一奖项要么极为推崇,要么认为入选作品都是故弄玄虚的垃圾。10月6号候选者正式公布,相比去年装置作品称霸特纳奖的局面,今年入围艺术家的作品则包括不同的门类,从画布到雕塑、从影像到声音,内容涵盖战争、对媒介的思考,或者仅仅是唤起人们的哀思。
墓地挑战人的灵魂
作者: 王万里   来源: 社会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魂   历史   墓地   加拿大  
描述: 等动物徜徉其间。风景秀丽的墓地不仅是逝者的栖身之所,而且往往成为市民休闲的中心,青少年在公墓里嬉戏,老年人在公墓里晨练,公墓边上不远的地方就是成片的别墅群,有的年轻人甚至在墓地
中国美术教育主流学科教学现状思考
作者: 翟洁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术   油画学   中国美术教育   中国文化   中国画学   西方美术   学科地位   文化大国   高校美术教育   美术基础  
描述: 中国画学虽然是中国美术教育主流学科,但在中国美术教育总体上仍然没有获得其应有的学科地位,而油画学、设计学目前在大学教育中却是处在较前列的主导地位。21世纪要创建文化大国,美术教育当然要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常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么建立自己的美术体系尤为重要。
浅析罗丹雕塑的审美倾向
作者: 杨金成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观念   地狱之门   艺术创作   当代艺术家   布德尔   加莱义民   精神需要   艺术语境   欧洲艺术   审美倾向  
描述: 雕塑在19世纪欧洲艺术生活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它既是实用的又是审美的。雕塑家除了满足人的道德观念与理智的美以外,还满足了人的精神需要,人的最优美的感情,甚至人的模糊的理想。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不少的雕塑家,但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应首推罗丹,他是法国19世纪下半叶最杰出的雕塑大师,也是继菲狄亚斯、米开朗基罗之后欧洲雕塑史上第三座高峰。他的影响至今不衰。罗丹为何受到人们如此推崇呢?在纷繁嘈杂的当代艺术语境下,重新解读和诠释罗丹作品的审美特征与倾向,对当代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简论青花釉里红
作者: 陈昌全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壶春瓶   历史地位   明代   青花釉里红  
描述: 本文以证据说话,以实物形式展现了明永、宣青花釉里红的绚丽风采,从而证明青花釉里红自元代创烧,经明初洪武朝大力发展,至明永、宣朝已然完全成熟,其工艺水准已经达到历史巅峰而为后世难以逾越.
< 1 2 3 ... 15 16 17 ... 82 83 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