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古陶瓷研究 第6辑
作者: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编   来源: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地点:   中国)   古代陶瓷(学科:   古代陶瓷   研究  
描述: 本书从“广西靖江王陵墓群出土青花梅瓶国际学术研讨会”102篇论文中选收64篇,内容设计有关梅瓶的称谓、源流、用途、造型、纹饰、烧造方法、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
中国青花瓷史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文汇出版社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丛书)   青花瓷(考古)   地点:   青花瓷(考古(学科:   中国   考古学史   学科:  
描述: 本丛书包括《元代青花瓷史》等书。
青花瓷
作者: 程晓中   来源: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青花瓷(考古)   清前期)   年代:   中国   青花瓷(考古(地点:  
描述: 青花瓷
守常达变说国璋
作者: 杨庚新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遥远的地方   中国传统绘画   体貌   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   守常   屡变   作品   油画  
描述: 黄宾虹老人有“守常达变”之论,他在《中国山水画今昔之变迁》一文中说:“屡变者体貌,不变者精神。精神所到,气韵以生,本于规矩准绝之中,超乎形状迹像之外。”宾老所言虽指中国传统绘画,但对任何艺术,都有普遍意义。近日和国璋品画谈艺,颇有心得兹记于下。 文国璋,20世纪60年代中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世纪70年代末,又重返母校版画系研究生班继
青岛教育学院美术系
作者: 姚铭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系   教育学院   过夏天   中学美术教师   百花齐放   青岛   党的教育方针   教书育人   百家争鸣   油画   地灵  
描述: 人杰地灵的美丽岛城以其博大的胸襟,孕育了一圃圃光彩夺目的艺术花朵。五十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青岛教育学院美术系在这片万紫千红的肥沃土地上,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教书育人
诵唱性灵之歌的明眼 张耀煌的创作之旅
作者: 陆蓉之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火   德国表现主义   画布   先知   艺术家   绘画   张耀   作品   象征主义   油画  
描述: 他们着了魔,受尽折磨却又喜极而狂歌,他们是神奇之中显示奇迹的先知们,……他们召唤你……可别想用你的眼,你那太疲烦的眼去搜寻注视……你的世界正分崩离析!难道你看不见吗?……可别瞎了眼!那明眼派的!那性灵派的啊!你是人哪而这正是你呀。
活着,好好活着!
作者: 邹建平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贴近现实   地域风格   肉体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自恋情结   木油   素食者   无奈感   油画  
描述: “入镜·出镜—无能的力量”出自十二位20岁刚出头的年轻艺术家的艺术展。 他们将戈麦的诗写在前面:“在黑夜,素食者扬起飘扬的高冠,富贵者卷起肉体的力量,牲畜、牲畜,请把夜晚的灯光擦亮”。 他们贴近现实的人民性吁请,让我看展览时心情充实、激动。之后,我碰
工笔画的新世纪展望
作者: 潘洁兹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主体地位   人类文明   历史局限   中国工笔画   工笔画   新世纪展望   独立成科   《韩熙载夜宴图》   唐代中期  
描述: ,至宋元而盛。轻工重写、轻彩重墨,与文人画家的鼓吹有关。工写、疏密二体,也是唐代始分。早期工笔画都属人物题材,山水、花鸟都是在唐代由人物画配景而独立成科的。唐以前工笔人物画一直占主体地位,至宋而大备、形成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白描、水墨、重彩……百花齐放的局面。
余音绕梁 情愫未尽——谈“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展”作品
作者: 段锡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进步   风格多样   时代气息   青年画家   时代特征   民族特色   地区特色   中国画   作品   中国风  
描述: ,代之以强烈的社会进步及时代特征而给人以震撼。由于作品遴选广泛、评选严谨,虽一个省区也不过入选几件作品,但却是各省区优秀画家的优秀之作,一定程度代表了该地区的最好水准。 质量上乘、风格多样是该展览的最大特色,其中既有工笔,
生命的聚散——评王志刚雕塑艺术《沙器系列》作品
作者: 曹文海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志刚   黄河中上游地区   原始主义   现代艺术   艺术的自律性   生命形态   人文精神   纯粹主义   作品   雕塑艺术  
描述: 当满天沙暴过后,沉淀后的自然是一种清醒和美好。手捧半晶莹的沙粒,思忖太古的浑化,每一粒沙子就是一个宇宙,聚合自有道理,流动便成力量。在这华夏西部特定的生态圈中,人与沙是那样的近又是那样的远:近的是朝夕相伴演化着生存的悲欢,远的是人们对它的认识总有偏见,因为它代表着某种神秘和邪恶。正是这特殊环境的运动感和沉寂感以及残酷感,使一位雕塑家在禅宗般的大道平常中,了解了自然和自己,明白了艺术的究竟,并在十年间相继创作出一组雕塑作品——《沙
< 1 2 3 ... 15 16 17 ... 41 42 4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