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地】搜索到相关结果 831 条
-
天光之下
-
作者:
暂无
来源:
厦门航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地使用
器材
地点
轮廓
库布其沙漠
镜头
天光
数码相机
云南东川
摄影师
-
描述:
天光之下,恩泽万物。大地上的苍凉与丰盈生灵呈现不同的虔诚姿态接受这来自上天的恩赐。十月阴霾的天气,拍摄者将镜头更多的留给了午后从天而降的这一道光亮。天光没有到达的远山依旧沉寂,只能辨识轮廓。而十月东川的红土地在天光的照耀下却如同从天上掉落的一匹五彩的绫罗织锦,层层叠叠柔软的匐于山脉间。
-
江南的那场旧梦
-
作者:
小桥流水
徐渭明
来源:
厦门航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水乡古镇
茶馆
江南地区
周庄
古桥
乌篷船
江南水乡
苏州人
流水
-
描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江南,在清晨消散的薄雾中缓缓苏醒,当她拂手撩起蓬松的乌发,别上一枚翡翠簪子,我看到了地素淡而玲珑的脸。
-
“十一五”再造了一个广西电网
-
作者:
玲珑
来源:
广西电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网建设
大发展
自然灾害
大地震
电网公司
起伏
再造
广西电网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
-
描述:
"十一五"是极不寻常的5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汶川大地震以及旱灾、洪灾、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次第发生的情况下,广西电网人走过了跌宕起伏的道路,共同经受了空前严峻的挑战。5年间,广西电网公司始终紧贴
-
厚积而薄发:上海张江高新区上大市北分园的“优”“深”之道
-
作者:
暂无
来源:
硅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新区
产业调整
生产性服务业
高新技术园区
上海市
产业基地
传统工业
高新园区
产业集聚
计算服务
-
描述:
创业期,它创出产业集聚之路;发展期,它大胆改变产业结构,从传统工业迈向生产性服务业;扩展期,它又开启了科技化、国际化的新征程。这就是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首个被批准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上海市
-
花久朵朵开 你最欣赏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闻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天地》
现实社会
本色
读者
世界
-
描述: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王燕 曾科邓戈 景诚 编者按:俗语有云:“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花儿朵朵又是一场年轻女孩的音乐赛事,随着赛事的逐步推向高潮,这些舞台上的精灵,变得越来越韵味,越来越好看。我们时而为莫龙丹的惊艳而发呆,时而为蔡婷玉的百变而感叹,时而又被音似天籁的杨秀措带上雪域高原,李慧的歌喉刚让我们大绝耳福,代悦的突然退赛又让我们苦恼莫名,其让我们有点“满山的花儿开呀,缤纷五彩来”,总之,成长中的女孩子让人开心。
-
我们何以能够诗意地栖居:读李强《返境》作品展
-
作者:
王林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强
唯美倾向
作品展
艺术家
诗意地栖居
油画创作
形式美感
生活现实
-
描述:
纵观李强的油画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其实一直在艺术中寻找诗意化的表达方式。一开始画花卉,他就有强烈的形式追求,从颜料的质感、笔触的肌理,色彩的丰富和构成的讲究,都可以看出他有很好的功底。但这种强调形式美感的唯美倾向,后来为李强日渐偏离,原因在于作为一个真诚的艺术家,他不能不听从内心对生活现实的反应。
-
安东尼·葛姆雷巨型雕塑落成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安东尼·葛姆雷
艺术家
雕塑家
工程师
-
描述:
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最新的一座巨型雕塑日前在荷兰中部地区完工。这件高26米、重达60吨的雕塑花费了艺术家和工程师们六年的时间得以完成,其间的困难和周折不断。而在其完工之际,当地人却并无好评,称之为“蹲着的人”。这座雕塑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都令人咂舌,用到了5400个螺栓,由2000个组成部分。
-
刘建华:地平线
-
作者:
林静荣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建华
陶瓷雕塑
中国当代
符号化语言
艺术语境
地平线
-
描述:
在充满对现实的介入性和符号化语言的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刘建华正沿着一条相反的道路渐行渐远。这个转变从去年他在北京公社的个展“无题”中已经露出端倪。那些扁平的陶瓷雕塑仅保留了器皿和人的面孔的基本轮廓,让任何想要在其中寻找现实关联的企图都变得枉然。
-
卢浮宫“天顶”首度亮相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家
卢浮宫
装置作品
永久性
雕塑家
地中海
古代希腊
表现主义画家
-
描述:
近期,由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塞·托姆布雷为卢浮宫创作的永久性装置作品《天花板》,让很多熟悉他作品的人大吃一惊。在4300平方英尺的天花板上.艺术家运用大片的地中海蓝为底色.嵌入七位古代希腊雕塑家
-
吉提斯·卡拉特:地铁天文学
-
作者:
吴蔚
来源:
艺术当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传性
新闻事件
天文学
艺术家
地铁
早期作品
流行文化
创作方式
-
描述:
印度艺术家吉提斯·卡拉特(Jitish Kallat)以其超大尺幅的绘画和骷髅车雕塑而为人熟知。他的早期作品带有强烈的自传性.它们脱胎于他生活的城市孟买.以艺术家自己和家人为对象.再诉诸社会的、政治的新闻事件和流行文化等主题。他的绘画多以照片为基础,辅以涂画、拼贴等手段。这种多层次、广告化的创作方式一如涂鸦般粗糙繁杂,不禁让人想起孟买喧嚣的街头那些斑驳的墙皮。
<
1
2
3
...
11
12
13
...
82
83
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