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成都发布
作者: 暂无 来源: 先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世昌   左宝贵   爱国主义   综合艺术   振兴中华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   甲午海战   纪念馆   教育基地  
描述: “小街区规制”打造生态宜居成都日前,市规划局编制出台了《成都市“小街区规制”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关于加快推进“小街区规制”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未来的小街区模式,将会向市民呈现出一副“单元规模约50亩左右、道路宽度宜不大于25米、公交站点半径300米基本满覆盖的”玲珑宜居景象。到今年底,市规划局将完成这批小街区示范区规划编制工作
绘出南丝路艺术新画卷
作者: 暂无 来源: 先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世昌   左宝贵   爱国主义   综合艺术   振兴中华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   甲午海战   纪念馆   教育基地  
描述: 南方丝绸之路,也称蜀身(yuán)毒(dǔ)道,是一条起于成都,经云南,到达印度的通商孔道。其总长约2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早在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就已开发。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丝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南方丝绸之路作为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多功能古道,数千年来留下了无数具有历史、文化、艺术、民族和宗教等多重价值的遗存。通过南丝路,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
我以颤抖的双手抚摩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党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颤抖   日本军国主义   民族   南京大屠杀   觉醒   三角形   纪念馆   雕塑   侵华日军   遇难同胞  
描述: 又到了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双手抚摩那三十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盼,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时光仿佛倒流到1937年那血雨腥风的岁月。我恍惚走向南京城西江东门,这里是当年屠杀现场之一。那逃难的、被杀的、呼号的……那屠刀上流
也谈微型小说的作法--评《国画风波》
作者: 李保初   来源: 写作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型小说   情节   现实意义   爱国主义   国画   正义感   民族气节   五星红旗   关键性   民族仇恨  
描述: 的主人公宁愿断指,也不同侵略者对弈),但在今天重温这段历史,重提爱国主义与民族气节,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可惜的是只点到为止,“画上五星红旗”的细节是很需要渲染、强化一下的,
时代呼唤爱国主义力作:刘宇一两幅油画的时代背景和艺术成就
作者: 豪洋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背景   人物造型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画家   毛泽东   时代呼唤   意大利文艺复兴   国主义   刘宇一   油画  
描述: 时代呼唤爱国主义力作:刘宇一两幅油画的时代背景和艺术成就
木版年画对油画语言创新的启示
作者: 孙建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日本帝国主义   风格流派   油画艺术   民间美术   形式风格   木版年画   西方古典主义   写实性   中国油画  
描述: 一、中国油画的发展及现状1.写实性油画的发展。油画艺术在西学东渐的社会背景下被第一代油画艺术家引进我国,此后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其正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早期芝术家向西方学习的油画艺术形式风格
发挥廉政教育基地功能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 毕鹖   来源: 石油政工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廉政教育   精神教育   教育内容   音像资料   展示手段   党员干部   党性锻炼   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功能   石油人  
描述: 廉政教育基地是广大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是弘扬清风正气的重要阵地。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集爱国主义教育、会战传统教育、企业精神教育和廉政教育于一身,利用丰富的文博资源优势
“五四”老人雷洁琼
作者: 袁建达   来源: 时代潮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等师范大学   “五四”精神   学生运动   国民党   北洋军阀政府   帝国主义列强   卖国条约   反帝爱国   周恩来   中国共产  
描述: “五四“运动,这场以深刻的痛苦为代价的民族觉醒,不只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还是炎黄子孙心中升腾不熄的火炬。点燃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重温历史、缅怀历史,而在于让点燃的历史照亮今天。“五四”精神,作为传承文明的历史火炬,其意义也正在这时。 80年后的今天,重访“五四”先锋、重访红楼、重访北大。我们听到的是中华民族向现代文明迈进生生不息激情满怀的历史脚步!
陈可之重彩书写中国当代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空袭斗争   日本军国主义   中国近代史   抗日战争   人道主义   反法西斯   绘画艺术   中国   当代   和平主义   中国人民  
描述: 《重庆大轰炸》1938-1943 尺寸:7×1.85m 该作品2004年由日本和平组织颁发“和平贡献奖” 2003年2月-2005年7月作主创人:陈可之美术创作:陈可之、刘开富、蒋军、李光灿、张晓虎油画版权注册:重庆陈可之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31-2004-F-1754 号出版:《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08.15 《日中新闻》2004.08.07 《文艺报》2004.05.15 《美术》2004.04 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08抗战纪念挂图等一百余家报刊
創造社会主义的民族新美术的榜样——“苏联美术家作品展覽会”观后感
作者: 王琦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5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领导   革命美术   苏联   联共党   爱国主义思想   性格   民族性   外国   社会主义国家   美术家  
描述: “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內容”这句名言,多少年来一直成为苏联美术家奋斗的目标。由于他們在艺术实踐上所获得的輝煌成就,已經把社会主义的美术推向新的阶段。大家知道,油画技法原是来自西欧。可是一传到俄国,便在俄罗斯民族的土壤上生長起来,成为发展自己民族繪画的重要部分。两百多年来,俄罗斯繪画都是沿着民族发展的道路前进的。在十九世紀末叶和二十世紀初期,西欧形式主义艺术的影响,曾经一度在俄国泛濫,十月革命以后,联共党领导的无产阶級革命美术,坚决与这种盲目崇拜外国忽视民族传统的倾向进行了斗爭。民族的艺术在社会主义时代,获得了更丰富强大的生命。在今天,苏維埃社会主义的民族的美术,已經以嶄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艺坛,为无产阶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創造新的民族的美术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 1 2 3 ... 11 12 13 ... 22 23 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