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四川彭山】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中国佛教雕塑的早期汉化倾向
-
作者:
邵亦扬
来源:
装饰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化
四川彭山
外来文化
北魏
佛教雕塑艺术
容纳百川
石刻
早期佛像
玄学
佛教造像
-
描述:
大海因有宽阔的胸襟而能容纳百川不显其污秽。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应如此,佛教的传入,是中国第一次大量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固有的深厚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人对于佛教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积极的摄取。中国的佛教雕塑艺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发展起来的。佛教是“以像设教”的。佛教造像为其主要宣传手段。从东汉晚期到西晋初期是中国佛教雕塑的初创期,传世的遗物较少。四川彭山东汉崖墓内陶制摇钱树下一佛二菩萨,乐山麻浩柿子湾两窟崖墓内的三身石刻佛是现存早期佛像的代表。这些崖墓之中,还缺少整体的佛教气氛。以四川彭山墓出土的陶佛座为例;佛像为跌座式,高肉髻,著通肩衣左手握衣裾,右手作施无畏印。从中可以看到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