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鲁山段店窑之谜
作者: 冯保收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巩县窑   中国陶瓷史   釉彩   陶瓷器   陶瓷发展史   三彩   瓷胎   釉下彩   唐青花瓷   一次烧成  
描述: 唐青花,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它是现代青花瓷的鼻祖。经历次考古发掘证实,河南省巩县窑,早在唐代,就开始使用含有钴的蓝釉彩料,来装饰陶瓷器。据有关学者定义,唐青花瓷应具有三个特点:一定是白瓷;釉下点钴蓝;烧成温度为摄氏1300度。 但青花瓷比较权威的科学定义,是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所提出的:“青花是指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唐代青花瓷浅识
作者: 汪旭   张培   邵华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氧化钴   白釉蓝彩器   唐青花   巩义黄冶窑  
描述: 大约在初唐晚期阶段,白釉蓝彩器作为陶瓷工艺的一个新品种,在巩义市黄冶窑开始烧制。随后相当长一段历史进程中,白釉蓝彩器在制作工艺、烧成温度以及造型与装饰等方面都有明显进展,并逐渐成熟,形成自身独具的风格特点,成为我国第一代青花瓷,即"唐青花"。
元瓷 青花相遇釉里红
作者: 五闲堂   来源: 东方藏品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复   萧何月下追韩信   元青花   人物故事图   信奉伊斯兰教   唐青   装饰题材   元瓷   柳营   周亚夫  
描述: 元青花瓷2.3亿元的鬼谷子下山图罐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而唐青花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宋青花在经历过唐青花的初创期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成熟的元青花瓷产生于元代末年的景德镇,以高大器型、深沉浓艳的青花纹样赢得世人的青睐,曾一度远销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地区与东南亚一代。元朝末年,制瓷艺人出于反元复国的心理,设计了一批弘扬汉族英雄故事的纹饰—如蒙恬将军、萧何月下追韩信、鬼谷子下山助孙膑、周亚夫屯军戏柳营、尉迟恭单鞭救唐王等人物故事图。在独树一帜的元青花瓷中,要数以此种人物故事为装饰题材的青花瓷最具特点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