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论青花料的发色肌理与时代特征
作者: 牛仕荣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景德镇   透明釉   高温烧成   纹饰   时代特征   釉下彩   肌理   唐青花瓷   一次烧成  
描述: 青花瓷是指用氧化钴(CoO)作发色剂,在瓷的坯胎上直接描绘图案及纹饰,再罩以透明釉,在1300度左右高温入窑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因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肌理,故俗称青花。明代诗人周高在《咏瓷花》一词中评说:如轻云宿墨,似春篊泛幽,甚可赞,浮梁瓷器白无暇,巧借蓝色写青花。笔者认为,青花瓷就工艺而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即釉下彩和运用钴料,也就是说,在此
青花艺术 第一章 起源与发展
作者: 邱含   陈敏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特点   景德镇   名贵品种   文化内涵   艺术风格   起源   纹饰   明代   釉下彩   唐青花瓷  
描述: 在中国陶瓷史中,历代各地瓷窑都烧造过许多名贵品种,如宋代的官、哥、汝、均、定五大名窑的陶瓷。但是,像青花瓷这样烧造年代悠久,纹饰造型丰富,受民众爱戴之普遍;是其他品种难以与之相比的。将青花瓷的起源、工艺特点、文化内涵、艺术风格和历代变化加以分析研究,对于继承和发展传统青
扬州唐城出土青花瓷的测定及其重要意义
作者: 张志刚   罗宗真   郭演仪   陈尧成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要成就   青花瓷器   青花色料   景德镇   发展史   重要意义   釉下彩   唐青花瓷   扬州   出土  
描述: 青花瓷,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瓷器釉下彩装饰的一个重要成就,从元代以来就大量生产,一直为国内外最喜爱的瓷器制品之一。一般人的看法以为元代是青花瓷最早出现的时代,但1957年绍兴环翠路出土南宋青花瓷碗碎片以后,则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和思路,对青花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1975年南京博物院在扬州唐城遗址中发掘出土的青花瓷资料发表以后,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个
对唐代青花瓷的初步认识
作者: 李再华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初步认识   青花瓷器   景德镇     唐三彩   釉下彩   唐青花瓷   巩县   中国文物   扬州  
描述: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有关青花瓷器的起源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这便是唐代青花瓷器的发现。由此而展开的探讨结果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史实:我国青花瓷器在千余年前的唐代就已问世。然而,“唐青花”不见于史籍记载,目前有关出土资料较少,使研究难以深入。“唐青花”的基本面貌仍未全面揭开,还需研究者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唐代青花瓷与三彩钴兰
作者: 张志刚   郭演仪   陈尧成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青花色料   浙江地区   着色料   唐三彩   唐代   唐青花瓷   化学分析   分析结果   景德镇陶瓷  
描述: 进行对比发现:(1)唐三彩兰色铅釉的 MnO/CoO 比、Fe_2O_3/CoO 和 CoO/CuO 比分别为0.03、0.97~1.01和2.7~4.4;唐青花瓷的青花料的 MnO/CoO
新发现·新资料·新观点 古代青花瓷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 耕生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景德镇   新观点   上海博物馆   元代   新资料   唐青花瓷   元青花瓷   扬州   出土  
描述: 青花瓷无疑是中国古代釉下彩绘瓷中产量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品种,对海外一些国家的陶瓷生产也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涉及青花瓷器的很多重要问题尚未明晰,随着近年新的窑址考古、海内外公私藏品研
元瓷 青花相遇釉里红
作者: 五闲堂   来源: 东方藏品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复   萧何月下追韩信   元青花   人物故事图   信奉伊斯兰教   唐青   装饰题材   元瓷   柳营   周亚夫  
描述: 元青花瓷2.3亿元的鬼谷子下山图罐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而唐青花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宋青花在经历过唐青花的初创期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成熟的元青花瓷产生于元代末年的景德镇,以高大器型、深沉浓艳的青花纹样赢得世人的青睐,曾一度远销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地区与东南亚一代。元朝末年,制瓷艺人出于反元复国的心理,设计了一批弘扬汉族英雄故事的纹饰—如蒙恬将军、萧何月下追韩信、鬼谷子下山助孙膑、周亚夫屯军戏柳营、尉迟恭单鞭救唐王等人物故事图。在独树一帜的元青花瓷中,要数以此种人物故事为装饰题材的青花瓷最具特点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