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网球俱乐部培养后备人才的探讨:以超越俱乐部为个案
作者: 谢存军   田蕾蕾   梁俊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备人才   网球俱乐部   培养   探讨  
描述: 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超越俱乐部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对超越网球俱乐部多方面的了解分析,得出俱乐部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选材与管理比较科学合理,有利于超越俱乐部对后备人才的培养,这为网球俱乐部培养后备人才提供了参考。
流动着的文化 源流中的音乐:读《江西艺术史》的音乐艺术史有感
作者: 欧阳时来   邹杰群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史   江西艺术史   读后感  
描述: 地方艺术史作为中华文明史的一部分,可以见证中华文明的斑斓绚丽。《江西艺术史》的出版发行,算得上地方艺术史的里程碑。本文从文物考证准确、诗词等文学作品探究之深入、论述过程之简繁、史料搜集之丰实等方面对《江西艺术史》音乐艺术部分进行评述,分析了其如何称得上"里程碑"的理由和见解。
试论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景德镇陶瓷产业对策
作者: 苏敏俊   刘剑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后金融危机时代   对策  
描述: 当前世界各国正在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新一轮大发展积极做准备,而我国经济也步入企稳回升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呈现的新态势,并从科技进步、人才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对策。
会当凌绝顶:浅析元代字画的艺术特色及市场走向
作者: 朱浩云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蒙   倪瓒   后世影响   山水画家   高克恭   吴镇   元代   赵孟   中国绘画   黄公望  
描述: 元代,是中国绘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此期中国画注重笔墨情趣,融入传统书法,强调诗、书、画的统一,集中地反映于山水和花鸟领域。元代创文人绘画新天地,钱钟书先生指出,"元人之画,最重遗貌求神,以简逸为主,元人之诗,却多描头画角,以细润是归,转类画中之工笔"。
数码印刷无线胶订工艺操作探究
作者: 冯灿东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后加工   无线胶订   数码印刷  
描述: 随着数码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无线胶订技术因为其拥有生产效率高、不占订口、成书翻阅方便等优势而被广泛采用于图书装订领域上。印加工操作是集技术和经验于一体的岗位,本文将介绍无线胶订工艺操作中的一些技术要点和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余其平书画作品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法家   楹联   中国书法   作品风格   毕业后   陕西   大学书法   副主席   国铁   作品欣赏  
描述: 余其平,陕西石泉人,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三公司党委秘书长。大学书法专业毕业,相继拜师于当代魏碑书法大家孙伯翔先生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旭宇先生门下,其书法作品风格独具,深邃大气;油画作品超凡脱俗,禅意蕴蓄;楹联作品清和高雅.出类拔萃。
便将万管玲珑笔 新绘全民抗战篇: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回顾与展望
作者: 黄晓东   来源: 红岩春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庆市   抗战时期   抗战遗址   大后方   保护利用   抗战文化   中国抗战   历史文化研究   建设工程   抗战胜利  
描述: "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写入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决定;市委宣传部与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就渝台两地抗战历史文化研究的交流合作签署会谈备忘录;在重庆召开高级别国际性学术会议,共同研究
“80后”油画的内质审视
作者: 吴玉红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面化   绘画作品   大众文化   艺术家   时代特征   后现代主义   波普艺术   审视   中国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80"油画又被称作"新锐绘画"、"艺术新人类"、"新卡通绘画"等。尽管当下学术界已开始显示出对其研究的兴趣,但对其概念却没有达成命名上的共识。从广义上讲,所有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且大都在90年代后期开始艺术创作的年轻艺术家群体的绘画作品及与
李海华《老门之一》油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家   油画艺术   客观再现   画面色层   吴冠中   色彩语言   华夏大地   林风眠   后印象派  
描述: 李海华《老门之一》油画
善于用色彩说话的剧作家
作者: 海漂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料   白釉   满蒙   倭人   此器   瓷胎   私塾先生   西太后   子陶   烧瓷  
描述: 一 与她最近的一次会面是在中南剧场1001沙龙咖啡厅里。她上身穿着一件黑色短皮夹克,衬在夹克里面的是一件青花蓝羊绒衫,然后是一条白色的披肩垂下来,整个服饰与色彩的搭配一点儿不张扬,但是高贵气十足。凭我多年对她的观察,你仅凭听她谈话,是不能完全了解她的,你只能细心地去体会她做出来的一切,而她所做的一切东西中,有一样东西我们是万万不能放过的,那就是邱建秀式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经她一调配,色彩的魅力就出来了。所以,听她聊天,不如听她用“色彩”说话。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由此,我不得不提到曾经与她在一起工作的那件往事。那是七年前,我被邀请为市儿童剧院院庆编辑一本纪念画册,“儿艺”领导派她协助工作。她当时是剧院的舞美设计师,我负责文字撰稿,她负责画刊的装祯设计。“儿艺”领导当时对我们还提出了若干要求,其中有一条是强调画册的喜庆色彩,建议用红色作为画册封面主色调。我们足足干了一个月,拿出了画刊的初稿,但是,邱建秀迟迟没把封面设计做出来。我问她:“封面设计你考虑成熟了吗?” 她回答道:“我早就考虑好了。”紧接着,她说了一句让我非常吃惊的话,“封面设计我决定不用红色。
< 1 2 3 4 5 6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