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后】搜索到相关结果 145 条
-
走到了长亭
-
作者:
林凯旋
来源:
民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羿射日
地方
践行
穿过
五星红旗
十万大山
毛泽东
小花
读书
歌曲
-
描述:
女娲补天五彩石斑斓了云霞后羿射日神箭造化了生灵
-
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展在沪举行
-
作者:
李凝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巴黎
19世纪中后期
自然主义
艺术节
珍藏
奥赛
巴比松画派
-
描述:
中国上海囤际艺术节”参展项目。展览汇集了奥赛博物馆珍藏的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早期的87件油画精品,以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为切入点,集中围绕巴比松画派、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展开,通过柯罗、米勒、库尔贝
-
以笔为旗:张建新的历史意识与荒诞美学
-
作者:
傅查新昌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矛盾心理
蒙克
油画艺术
张建新
生存焦虑
艺术创作
历史意识
艺术语言
当代艺术家
后印象派
-
描述:
了抽象而立体的审美经验。在后经济时代的文化语境里,张建新始终以笔为旗,终究道破了一重天机,使得原本壁垒森严的艺术创作从主旋律模式中解放出来。他的艺术语言里,隐含着某种实验性的、解构性的自我期待,同时也奠基于在能指关系与所指关系中游刃有余地获取自由的信念。
-
作品自述
-
作者:
李海华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生活环境
手法
美术学院
毕业后
题材
关联
湖南
再考
作品
-
描述:
一个画家他喜欢画什么题材,用什么手法去画,以及他对待艺术的态度都和他的个性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我出生在湖南湘乡的乡下,那时条件艰苦,但我很喜欢画画,读书的时候想把画画好,而那时家里反对,也没有钱买材料,没钱交学费。中专毕业后在乡下教书,有了个工作,自己想再考美术学院,但就算考上了也没钱去读。那
-
关于林森的一些随笔
-
作者:
林志远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放鞭炮
北京工业大学
绘画过程
钢筋水泥
于林森
中央美术学院
后现代
博士课程
渐行渐远
短信群发
-
描述:
了。通畅的电信将都市人的心灵隔离开来,行色匆匆的"城里人"无限孤独地穿梭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这些"后现代"的都市景象,在林森的心里引发了怎样的涟漪?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教授画家自己也说不清,因此我们只能去看他的画。
-
学艺经心
-
作者:
李澎霖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色
现代画家
艺术理念
风景写生
伦勃朗
求学阶段
卡拉瓦乔
维米尔
高更
后印象主义
-
描述:
我的创作与我的求学历程息息相关。附中时期,我开始关注"后印象主义"及其他现代画家及其作品。我崇拜塞尚,被他笔下那坚实的水果打动;我热爱凡·高,被他笔下那灿烂的色彩感染;我喜欢高更,喜欢那平平的但又
-
感性的困惑
-
作者:
黄霭云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物写生
两鬓斑白
建筑垃圾
活着
看世界
你那
辛苦劳作
化蝶
出生后
令人
-
描述:
经常听到人们用"感性"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大概是说这个人富有同情心、感情丰富以及情绪容易显露,具有孩子般的天真和纯净。尽管言词之间流溢着赞美,但态度却是不屑一顾,为此我常常感到困惑,试图理解并阐述"感性"的词义,然而它实在过于抽象和空洞,我始终无法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我始终相信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奸狡之徒。涉世未深的小孩子以纯净的眼神看
-
喜迁莺·我心同
-
作者:
仪君
来源:
道路交通管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衣袖
前段
四平
科研
后段
双调
注释
-
描述:
喜迁莺·我心同
-
景德镇的冷雨
-
作者:
刘宝华
来源:
经营者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景德镇
纠纷
采访
罢工
后燕
-
描述:
一整年的采访中,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去年2月赴景德镇采访昌河罢工和群体性事件,另一次是从9月到12月对燕宝收购案后燕宝发生的一系列纠纷的多次跟踪暗访。巧的是,两次采访都是罢工和群体性事件。
-
泣血仅存的一点皇家颜面 慈禧御瓷和她的奢靡生活
-
作者:
周冉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景德镇
皇太后
御窑厂
颜面
同治
故宫博物院
黄釉瓷器
首都博物馆
慈禧太后
-
描述:
雾霾蔽日的清晨,首都博物馆一楼大厅空空荡荡,偶尔有参观者带着几分寒意进入大门。此时位于三层的展厅已经迎来几位手持相机的客人,这间展厅由几块以红色为基调的展区曲折相连,过道处从屋顶垂下几段长长的红绸,古香古色。展区四周摆满了各色粉彩瓷器,以生活用瓷居多,碗碟汤匙,色彩绚丽、成组成套。步入其中,如进入另一个与现实隔离的世界,这里是慈禧的私人用瓷展览。"虽然当时的景德镇已经由地方承办,但慈禧、同治和光绪的个人用瓷还都是由景德镇官方烧制。这些瓷器的精美程度已经可以代表晚清时期瓷器烧造的最高峰。单说慈禧的万寿用瓷,烧制费用就达到40万两。"首都博物馆副馆长杨文英向记者介绍,"故宫现存瓷器是180多万件,清代之
<
1
2
3
4
5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