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新彩棉1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 李玮   潘存胜   方向坤   曹艳艳   来源: 中国棉花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栽培   母本   杂交选育   技术   新品种   杂交后代   绿色棉   彩棉  
描述: 新彩棉12号是由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2000年选用绿色棉品系山-8为母本,以杂交后代2000259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抗病、高产、优质绿色棉新品种。经2003-2004连续两年
天然彩色棉新品种新彩棉5号
作者: 李金枫   焦明钰   汤寿伍   陈利民   宋武   刘海峰   来源: 中国棉花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示范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2003年   品种区域试验   自交   枯黄萎病   天然彩色棉花   南繁加代   彩棉   育成   母本   新品种   纯合   2002   新陆早7号   股份有限公司   父本   2004年3月   新疆   优质   早熟   后代选择   自治区  
描述: 新彩棉5号(原名棕204-1)是由新疆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新陆早7号为母本,棕9802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对其后代选择和南繁加代以及多次自交纯合而育成,表现早熟、优质、抗枯黄萎病、絮色棕色透
一心为武装——记山东省平原县县委书记满春重
作者: 苏振水   尹延桥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防后备力量   预备役   好武   县委书记   光荣传统   鲁西北平原   民兵训练   县政府   经济工作   平原县  
描述: 县委书记满春重继承发扬拥军尚武的光荣传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中,他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好武装工作,使全县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平原县因此被山东省委评为“党管武装先进单位”,并成为德州市唯一的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命名的“拥军优属模范县”和国防部命名的
彝海结盟(雕塑)
作者: 滕霄   靳博石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防后备力量   预备役   好武   县委书记   光荣传统   鲁西北平原   民兵训练   县政府   经济工作   平原县  
描述: 彝海结盟(雕塑)
走出一片新天地——福州市依法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纪实
作者: 陈明荣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略地位   国防后备力量   军分区   预备役人员   民兵组织   领导干部   国防观念   部队官兵   改进措施   新天地  
描述: 当你驱车进入福建省福州市南大门,远远地就能看到三叉街环岛一个壮观优美、十分醒目的“双拥标记”雕塑。这一雕塑,是1999年“八一”前夕驻榕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为了感谢福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驻军部队、民兵、预备役建设而兴建的,它充分表达了驻军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对福州市的深厚情谊。
白龙庙小记
作者: 苏银山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龙   龙庙   建国后   坍塌   方石   青砖   洪水   汛期   门窗   考证  
描述: 庙自身都不能幸免。这当然是说1949年以前的情形了。建国,沿河筑起了高高的堤坝。白龙庙似乎失宠了,孤零零遗落在荒野。刚刚当家作主的人们舒了
唐山——震后重生(英文)
作者: CFP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纪念碑   重建家园   唐山大地震   震后   花岗岩   周年   抗震救灾   唐山市   地震灾害  
描述: 2006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日。凌晨3点左右,许多自发组织的团体和个人就陆续来到抗震纪念碑前,向死难者敬献花圈、花篮。30年前,一场天崩地裂的灾难刹那间将一座工业城市夷为平地,24万多条生命沦为亡魂。如今,屹立在唐山市中心广场上的抗震纪念碑和四周环绕的花岗岩浮雕,记述着那场地震灾害以及唐山人民在全国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英雄业绩。30年过去了,唐山已高楼林立,风景如画。人们回到这里,体味抗震30周年的每一丝感动……
何鄂:让智慧之光在雕塑艺术中永恒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纪念碑   重建家园   唐山大地震   震后   花岗岩   周年   抗震救灾   唐山市   地震灾害  
描述: 何鄂:让智慧之光在雕塑艺术中永恒
从老三色到五彩缤纷
作者: 栾忠信   吴振国   来源: 中国改革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色品种   解放初   纺织工业   消费量   建国后   供应制度   社会经济问题   城市居民   五彩缤纷   纺织品  
描述: 解决我国人民的穿衣问题曾是一个长期围扰我国的严重社会经济问题。解放初,全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棉布消费量只有2.3米,农村仅有1.7米,农民穿的多是自纺自织的土布、粗布。建国,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恢复
激情燃烧的磨尖岁月
作者: 星贤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磨尖   硬笔书法   八十年代   毛笔书法   改革开放   创作   实用性   作品   笔尖   中后期  
描述: 八十年代中后期,可以讲是硬笔书法最鼎盛的时期。那时,我在当地磨笔尖是出了名的,亲朋好友来讨笔尖远胜于求墨宝。曾记得是1982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开始认识书法的实用性。当时,市场上
< 1 2 3 ... 17 18 19 ... 247 248 24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