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后】搜索到相关结果 192 条
-
心神里荡漾着荣光:读孙绍广的满族油画
-
作者:
云龙
来源:
东北之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吉祥图案
西方绘画
创作构思
一幅画
孝庄皇后
辽宁鞍山
写实油画
画中
维米尔
-
描述:
孙绍广,辽宁鞍山人,1967年生,满族画家。现为大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荣获优秀油画艺术家资质称号,中华满族风情画廊创始人。油画《带珍珠耳环的少女》,之所以能成为世纪佳作,那是因为约翰内斯·维米尔不仅把少女的耳环画得像明眸一样可人温存,而且画面人物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欲言又止的故事,在那朦胧恍惚中闪现了人性的温柔。而在著名满族油画艺术家孙绍广的
-
在油画里“打扑克”
-
作者:
陆宏昌
来源:
东方藏品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盖尔
西斯莱
印象派艺术
拉图尔
雷诺阿
塞尚
印象派画家
画史
卡拉瓦乔
后印象派
-
描述:
由两张Joker带领红桃、黑心、草花、菱片组成的扑克牌,是通行全球的博娱工具,不仅赌徒须臾不离,普通百姓也常以此娱乐。在作家笔下,赌徒翻手成云、覆手为雨,一张扑克牌瞬息之间便能决定人的命运;而在画家笔下,碍于画面局限,虽然无法表现扑克的诡异,却能通过对人物的描摹,再现牌局氛围。绘画史上最早的扑克画出自卡拉
-
新西兰奥克兰中央公园
-
作者:
刘少才
来源:
南方农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后一天
中央公园
新西兰奥克兰
心脏地带
奥克兰市
皇后街
哥特式建筑
旅游大巴
睡莲池
纪念博物馆
-
描述:
笔者奥新旅游的最后一天,是参观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的中央公园。旅游大巴停在路边,放眼一望,好一大片绿地。中央公园坐落在奥克兰市中心,位于皇后街左侧,占地800 hm2,为奥克兰心脏地带上的一大片青葱
-
隋建国:让雕塑成为公众的共同话题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财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众
雕塑教学
系主任
教学体系
中央美术学院
后现代
话题
现代雕塑
-
描述:
隋建国做过12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系主任,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写实雕塑教学体系开始向现代雕塑乃至后现代方向推进,至今仍影响着全国各个美术学院的雕塑教学。对此,隋建国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偏保守的改革派”,不过是完成了自己应该且能够完成的使命。
-
画笔铭历史 真情卫和平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辽宁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帝国主义
最后一战
志愿队
李树基
铁蹄下
全民抗战
萧红
赵尚志
陈纳德
日本侵略者
-
描述:
战争之殇。画面中的母女三人无助、愤慨又绝望,而背后的家园早已湮没在战火中。手无寸铁的平民遭遇全副武装的日本侵略者,一个又一个地倒下。失去亲人的孩子,在战火的围困中束手无策,只有哭泣。每一个人物的眼中都满
-
摄影之五彩缤纷
-
作者:
暂无
来源:
数码摄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泞不堪
色阶
后期制作
-
描述:
缤纷的色彩应该具有神奇的魅力,而不是赋予一种单调无力的感觉。往往可以通过很多奇妙的方法来得到这种艺术效果。色彩并不是五颜六色这么简单。色阶、亮度、效果以及摄影师不同的需求,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时候,摄影师放弃了色彩,比如说拍摄草地的时候,进行单色摄影。有时候,照片中的草地绿得发亮,又有时候,草地看起来泥泞不堪。还有一种情况,人们由于视网膜中杆细胞和锥细胞数量的不同,不能看到一些颜色,同样,照片颜色的组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
浅析85后中国当代雕塑
-
作者:
崔龙成
来源:
赤子(上中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85后当代艺术
当代雕塑
中国艺术
-
描述:
浅析艺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因素展现一个时代的文明与潮流,简述了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开始,发展,及未来的趋势。总结了85后的当代艺术对中国艺术的重要性。
-
冬宫“炫富”:女皇的有钱任性好刺眼
-
作者:
湘北
来源:
东西南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交使团
拉斐尔
提香
彼得一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
涅瓦河
鲁本斯
马蒂斯
米塔
后印象派
-
描述:
的楼层建得很低。那是一座不大的两层荷兰式建筑。一年后,在这栋朴素的宫殿里,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一世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可惜第一代冬宫并没有被保存下来。很快,彼得一世又修建了第二代冬宫,他
-
《敦煌石窟艺术简史》出版
-
作者:
孔令梅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民族精神
唐代前期
唐代后期
中国青年出版社
赵声
佛教艺术
壁画艺术
佛教理论
佛教思想
-
描述:
赵声良先生著《敦煌石窟艺术简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15年8月出版。敦煌石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从4世纪到14世纪,延续千余年之久的敦煌石窟常建常新,创造出了与印度佛教艺术和佛教
-
无处安放的灵魂——观电影《梵高之眼》有感
-
作者:
闫萍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半生
画商
一幅画
精神错乱
无药可救
艺术主张
阿尔
梵高
雷米
高更
-
描述:
影片讲述的是1889年5月至1890年5月间梵高在圣雷米精神病院的故事,这年梵高36岁。不是因为他精神病发作,而是接受医生的建议。因为不久前,梵高因为绘画问题与高更产生激烈的矛盾,发生了著名的“割耳事件”。1889年5月,在弟弟提奥的安排下,梵高到了圣雷米精神病院。期间,梵高忍受着病痛折磨和精神的压抑,坚持作画。油画《橄榄树林》《橄榄园》《圣米雷精神病院的花园》《晚空中的松树》和多幅《自画像》正是这一时期所作。然而,作品不
<
1
2
3
...
10
11
12
...
18
19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