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后工业社会】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浅议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原因及其内涵
-
作者:
晏功明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工业社会
华尔街
公民不服从
左派反应
占领
-
描述:
从原因来看,华尔街金融资本的贪婪与腐败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而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才是导致运动爆发的深层根源。从内涵来看,占领华尔街运动,它不仅本质是一场群众性的公民不服从运动,而且还是美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第三种方式,更是美国后工业社会危机时新左派政治的应激反应。
-
说“怀旧”
-
作者:
一文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沈从文
后工业社会
时间流
文化
过去
碎片
情感
记忆
青瓷
-
描述:
“怀旧”是一种有趣的情感,一个青瓷花瓶,一片碎瓦,一首老歌,一本破书都可能一下子让时间流转,把一个“过去”还给我们。让我们一下子置身于昔日的温馨之中,把几乎已成碎片的记忆重新拼合成五彩的叙事,放置在自己的心里。这也许就是“故事”和叙事产生的原因吧。“过去”变活了,心也温和了。
-
匠心与诗性——江黎的设计观念与艺术精神评析
-
作者:
岛子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后工业社会
女性意识
设计观念
认知模式
艺术家
艺术精神
边缘融合
生殖器官
科技与艺术
-
描述:
、主体/客体、男性/女性、理性/感性、崇高/卑下等不可与共逻辑。在此消失点之外,科技与艺术、艺术的工艺属性与精神实验,形成了十分模糊的边缘融合,因而设计自身变成了后工业社会(或称资讯社会、数字化社会)的第三要素——科技与视觉人文之间的有机链条。在此
-
最后的文明——读《精神经济》
-
作者:
许新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价值
青花瓷
后工业社会
精神经济
经济时代
精神产品生产
经济发展
知识经济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物质经济
-
描述:
联系到眼下披热炒的知识经济,乍一看这本书名一《精神经济》,不免令人有些生疑。知识经济这块儿按专家的论证我们还落后美国40年呢,怎么又冒出来个精神经济?但只要读完全书,事实上,打开了它你就会饶有兴致地读完它,就会发现,这本书从明代一只青花瓷碗谈到风靡全球的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从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到对精神价值论的阐释,从物质经济的终极形态——过剩经济,预言人类面临一个新的
-
“山寨”与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国梵高”的全球化
-
作者:
谭宇静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工业社会
“山寨”
社会人类学
反全球化
田野调查
动力体系
发展中国家
梵高
-
描述: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体系”中一个反映“经济(剥削)全球化”案例,大芬油画村成为当代“反全球化”的社会人类学和文化批评研究的一个“田野调查点”。《中国梵高》拍摄的着力点在于外销画的中国生产体系,通过对梵高画的中国山寨产业链一角的描述,揭示不平等的生产关系何以在外销画的全球化的过程中形成。这个叙事,其实一直是中国本土在解构“全球化”浪潮中的叙事。
-
艺术中的真善美——观“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美术展有感
-
作者:
黄圣洁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工业社会
“山寨”
社会人类学
反全球化
田野调查
动力体系
发展中国家
梵高
-
描述:
幕板缓缓打开,上海美术作品展“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呈现在我的面前,具有史诗气质的展览激荡出时代的共鸣。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第一幕是中共一大会议召开时的油画,当时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13位代表,怀揣着救国梦正商讨着振兴中华之未来,而新中国也将从这里诞生。画作的细腻手法展现了代表
-
追寻工业文明的脚印
-
作者:
暂无
来源:
杭州(生活品质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存
后工业社会
军械库
现代工业
工业发达国家
发祥地
中央美术学院
复兴
大型活动
临时工作
-
描述:
1996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师生租用了北京798的一个仓库作为临时工作室,从此开启了国内工厂走向艺术区的先河,之后一系列大型活动成功举办,"798"走入了公众视野,改写了原定彻底拆迁的命运,成了北京的一个重要符号。而作为近现代工业的摇篮,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工业遗存复兴的发祥地。早在1913年,著名的美国纽约军械库展览就拉开了工业遗存复兴的序幕。2002年,国际
-
对后工业社会电影艺术本性的探寻——试评周安华主编的《电影艺术理论》
-
作者:
贾冀川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后工业社会
电影观念
电影院
新世纪
艺术理论
数字技术
互联网
电影理论
电影艺术
-
描述:
电影为什么是艺术?这似乎是一个不必讨论的问题。自1911年电影理论先驱人物乔托·卡努杜发表《第七艺术宣言》开始,电影就逐渐成为与音乐、诗歌、舞蹈、建筑、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相并列的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但作为大工业社会产物的电影,自从19世纪末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间,现代科技每次飞跃式进步在电影中的应用,都会对电影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电影需要不断地在每次科技的飞跃中确认自己作为一门艺术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