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生命中必须承受之重:《世纪遗痕——应天齐上海美术馆个展》学术研讨会纪要(节选)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描述: 展呈现出来。应天齐创作上的变化,有三个阶段:一个是西递村版画,一个是告别西递村后的舞美、行为、装置、影像及公共艺术等,再一个就是《世纪遗痕》油画创作。应天齐的作品非常有特点的,我们可以看到他很理性
让大地粗糙地发出光亮:有关井士剑的江湖·人体作品系列
作者: 孙周兴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描述: 一 井士剑最近的创作煞费苦心,这次为我们端出名为《江湖》、《石榴》和《人体》三大系列的油画作品。现场堆满了多半已完成、少数仍在进行中的作品。一个天气阴沉的冬天的下午,我在那里逗留个把小时,重点观看了其中的《江湖》和《人体》系列。我感觉到,老井正在执着地、沉潜地做一件大事,心无旁骛,也无所依傍。 老井自己说,我只是这样画着,没猴急着要求什么。这是良好的艺术创作状态,似乎日益难得了。 老井的《江湖》系列尺幅巨大,而《人体》系列则一概是不足一米的小画。两相比较,江湖之大与人体之小,形成特别显赫的反差。——显然这是有意而为的。 《江湖》作品系列画的是杭州西湖的风景,却并没有被冠名为“西湖”。大概在画家眼里,西湖太小,太过柔媚,不免轻佻了。江湖浩大深远。江湖阴沉莫测,险象环生,无可名状。江湖是大地幽暗之处。江湖是山水一体、星月辉映、天地相交的所在。而江湖中人,在老井画作里往往是小小的人影,隐隐约约地,仿佛行将消隐,隐遁于江湖大地。 说的是江湖,想的是大地。江湖即大地,大地即江湖。 而艺术家,当是江湖大地上的行者,行走于浩荡山水之间。 二 如何让大地发出光亮?如何通过创作使江湖大地的幽暗迸发亮丽的光彩?这是个严重的问题。
姜晓春的铅笔世界:访艺术家姜晓春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描述: 受访者:艺术家 姜晓春 采访者:世界艺术杂志 秦德宝(简称WorldArt) 采访地点:北京798艺术区 采访时间:2012年6月9日 World Art:即将在韵画廊开幕的展览命名为“7”这个名字
第九届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回眸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描述: 、收藏家、演艺界、金融界,及奢侈品牌代表出席了CIGE 2012贵宾预展。4月12日艺术家、画廊主、收藏家、媒体人士齐聚瑞居﹒中艺博贵宾之夜,共享国内首家艺术画廊酒店精心准备的视觉盛宴。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
南来北往东寻西找:韩金宝的艺术历程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描述: 2012年2月17日(周五)下午,“花之梦——韩金宝抽象绘画展”即将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由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和思班艺术机构共同主办。思班艺术基金会由马清运和陈展辉发起成立,是马达思班建筑事务所旗下
媒介作为精神体验的修辞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描述: 时间:2012年5月4日 地点:北京环铁艺术城张羽工作室 对话:张羽、杭春晓 整理:魏祥奇 058杭春晓:您年轻的时候在媒介的运用上是多元化的,这与人的经历有关,碰触了很多的东西,然而最终您却是选择
文人的瓷艺:读左正尧的“釉下彩”近作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描述: 我尝试用“文人瓷”这样的说法来描述我读左正尧近期瓷艺作品的感受。显然,左正尧的“文人瓷”和传统的“文人画”是不同类别的概念,“文人画”是古代文人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文人瓷”则是当代文人在传统瓷艺基础上新的创造。 左正尧近期所创作的“釉下彩”体现了“文人瓷”的基本特点,它异常古老,又异常新颖。 它的古老是因为它传承了古代瓷器复杂的烧制过程,它的制作难度很大,工艺复杂,甚至堪称繁琐;只有具备了较丰厚的传统瓷器修养和工艺技能,才敢涉足这个领域。所以,一个当代文人深入这个领域本身,应当视作面向传统的一种致敬和献礼。我们知道,历史上留传下来精美瓷器,令人一唱三叹,涵咏无尽,这是我们不能放弃和忽略它们的原因。 它的新颖是因为对于传统,我们不能泥古不化,故步自封,还必须有新的创造,才能让它生生不息。只能被模仿和沿袭的传统是死传统,而通过创新,把传统带向未来的,是活的传统。所以,“文人瓷”不再是古代工匠的制作,它把当代绘画的观念和图式引入到古老的瓷器工艺中,让它有了一种跨越古今的升华,让人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欣喜地看到,“文人瓷”的出现使古老的瓷器有了一种新的面貌和样式,让古老的瓷器工艺在当代社会发扬光大,一旦它和当代艺术结合在一起,便具备了一种新的发展的可能性。
桑珠唐卡画的新气象
作者: 徐亮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描述: 唐卡(Thang-ka)也叫唐嘎系藏文音译,是藏民族广泛流行的主要以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是西藏绘画艺术的奇葩。最早起源于松赞干布时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题材和浓郁的宗教色彩。唐卡的画面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内容,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堪称藏民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悠久的传世珍宝。 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作品,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有的还在五彩续纷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价值倍增。时光荏苒,在明末清初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方的统治,采取敕封西藏佛教各派首领的办法,明封八王,清封达赖、班禅及呼图克图即是这种管理的具体实施和体现。这些措施对西藏社会的安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关于《造像》的事
作者: 戴耘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描述: 1、我小时候去爷爷家老院子的后院,我爷告诉我“咱家有个鎏金的小菩萨像丢到渗井里了”, “为什么?”我问。——“为躲红卫兵”。 2、上小学三年级父亲带我去西安碑林博物馆,在石刻馆看到六匹马的浮雕,父亲
“蛊婆”式的畅想:孙芙蓉新作谈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描述: 了不少次的变化,请谈一下您是怎么取舍的(可介绍一下由厕所标志到无性人的变化过程)?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目前我们看到的这些? 孙芙蓉:已经遏制不住了,就开始着手制作。先在一张白纸上画了工整的田字格,在格子里
< 1 2 3 ... 21 22 23 ...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