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蜀道”之难
作者: 孙景刚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舍形悦影   油画风景   变化无穷   老狼   色块   风景油画   风景写生   天成   绘画创作  
描述: 写实绘画在今天之难,难在有太多可以比较的参照。与当代艺术的其他门类相比较,它的标准太明晰,限制也太多,且不论我们熟知的经典高悬在博物馆的殿堂之上,这是一把被观众随时用来丈量画家的尺子,还有更加“写实”的摄影术,时时提醒着画家,如何在图像时代让绘画有自身的领域,同时又赋予其新意。与红舟同龄的画家,大都在写实这条路上开始艺术的启蒙,而能留下来,并在此领域里有成就者却寥寥无几。因为难,因为太难,即便穷尽一生,也未必能有所建树。红舟却偏偏
方声涛作品
作者: 方声涛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舍形悦影   油画风景   变化无穷   老狼   色块   风景油画   风景写生   天成   绘画创作  
描述: 作者自述:油画风景写生既体现了艺术家们对自然的欣赏,又体现了艺术家们对自然的创造。对大自然的内容与色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运用,能让艺术家对大自然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天马行空的想象作画有很大的不同,写生非常重视对大自然的体验,从而提高艺术家的艺术语言表达能力。艺术家在油画风景的创作过程中通过运用各种绘画表现手法,既实现了对绘画的认识,又使其在创作的过程中得到了情感的升华。
张祖英作品
作者: 张祖英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舍形悦影   油画风景   变化无穷   老狼   色块   风景油画   风景写生   天成   绘画创作  
描述: 作者自述:写生是面对客观景物的精神表达,是油画家学习、研究的必备技艺。写生是习作也是创作,它可以是对素材的采集,也可以成为不朽的名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写生和创作的概念是彼此兼而有之的。近年来油画写生活动成了“写生现象”,各个油画组织或群体更加活跃,无论是交流、切磋还是自我训练,都不仅练就了笔下的功夫,也练就了观察事物的能力,更为社会留下了众多佳作。油画家们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
我之所以画海
作者: 李立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矿产资源   于海   历史教科书   李立   看多   俄罗斯人   太阳伞   濒临灭绝   变迁发展   排放物  
描述: 今天,人们不出门就能够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欧洲的、非洲的、大西洋彼岸的、东方的新鲜事时刻不停地闯入我们的视线、脑海。热闹的事,看多了、听惯了、不稀罕了,自然也就平淡了。城市的空间,拥挤的街道,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水泥钢筋、混凝泥土的高楼建筑林立。假日驱车百里已找不到昔日青草香味。抬头望望天,远处看看海,天还是那么地高,海还是那么地远。大海的温馨、大海的宁静、大海的深沉让我忘返。大海的悲鸣、大海的愤怒、大
对于青年油画家素养的几点思考
作者: 邹迎双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油画艺术   嬗变轨迹   当代油画   油画界   学术理论研究   艺术形式   油画创作   文化知识   中国油画  
描述: 坎坷与辉煌里,浓缩着20世纪下半叶古今中西的碰撞交流,镌刻着一代艺术家流逝岁月的年轮。老一辈油画家从独特的角度描绘出艺术的发展过程和历史的嬗变轨迹。
怜悯、傲视、舞者、童真
作者: 雷敬敷   韦进强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水蚀   形象   人性   破碎   角度变化   创作   胆石   雕塑   形状  
描述: 石胆石经过破碎、水蚀,形成了如此诡谲的形状,不禁令人感叹于天公雕塑之神奇功力。此类奇石角度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常能给人更多的惊喜,从而给赏析者的创作平添更多的情趣。角度A,一只宠物狗的形象跃然眼前。那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正可怜兮兮地
观赏石成因说理论概述(二)
作者: 吕桦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赏石   化学反应   化学风化作用   生物作用   岩石破坏   构造运动   地质作用   温度变化   成因   物理风化  
描述: 下产生的地质作用,是构造运动后对岩石的再塑造(加工)过程。它改变着岩石的形状、质地、色彩、纹理,是观赏石的雕塑者和塑造者。
论油画笔触的嬗变与审美特征
作者: 何奎   来源: 保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发展嬗变   笔触   油画  
描述: 笔触作为绘画形式语言,它承载色彩,塑造形象,是展现画家个性、气质、修养、内涵最直接的反映。界定概念和说明笔触在东西方油画艺术领域的发展演变是研究笔触独立审美价值的基础。笔触的审美特征具体表现为风格美
賞花樂事
作者: 孙丽丽   来源: 保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发展嬗变   笔触   油画  
描述: 碧梧楼老凤多愁 染却铅华一段秋 太乙藜光森阁畔 葛洪丹焰喷枝头 林问益火应如此 梦里江花似与俦 谁放蕊珠官里艳 奇红万点共霞流 这首七言律诗名为《咏苍梧花》,作者是方来贺. “碧梧”说的是绿色的梧桐树,相传是凤凰栖息的地方.楼阁显现出了岁月的痕迹,也许连栖于上头的凤乌也有了愁绪吧.“凤”和“凰”原指两种五彩马,凤是凤乌,凰则是皇马,《山海经》曰:“有五采马三名,一曰皇马,一曰鸾乌,一曰凤马.
论笔触在油画中的演变
作者: 周中良   来源: 报刊荟萃(下)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油画笔触   演变发展  
描述: 笔触是艺术家们通过绘画的媒介(画笔、颜料、刮刀等)在创作的画面上留下独具特色的痕迹。笔触在油画艺术中,是非常重要的语言表现形式,随着油画艺术的发展、变更,在不同时期或不同风格流派和艺术家那里各有表现
< 1 2 3 ... 33 34 35 ... 254 255 2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