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变】搜索到相关结果 2556 条
-
艺术变形说
-
作者:
郭溥澜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情感
物表
艺术变形
审美目标
艺术思维
艺术家
艺术创造
艺术表现
心境
艺术形象
-
描述:
但就变形,在绘画、工艺、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已是不那么陌生。然而,将它运用在一切艺术形式中,尤其将变形视为艺术创造中的一种普遍规律,似乎一下不易被人接受。其实,细细揣摩,自古以来的艺术品,确乎都
-
敦煌莫高窟北朝时期佛陀造像衣着的演变
-
作者:
余明泾
来源: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演变
北朝
佛陀造像
衣着
-
描述:
将古印度佛陀造像、古希腊雕塑与莫高窟北朝时期的佛陀造像进行比较发现,莫高窟北朝时期的佛陀造像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下,其衣着既具有北方民族的特点,又有南方文化的特征,并且流露出西域的影响痕迹。由此,再次印证了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是多元文化的产物这一观点。
-
当代实验艺术的生命哲学解读―以法国当代艺术家米歇尔・布拉齐为例
-
作者:
林苒
来源: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演变
北朝
佛陀造像
衣着
-
描述:
以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知觉记忆”、“意识流”、“绵延”、“时间记忆”等生命哲学概念为理论线索和依据来解析法国艺术家米歇尔・布拉齐视觉艺术作品;同时也用当代实验艺术的视觉传达角度来反证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文章选取了艺术家米歇尔・布拉齐的《柳橙皮雕塑》、《喷泉泡沫》等几个装置艺术品进行剖析和阐释,推导其创作中的生命哲学,死亡与生命循环,时间流的存在与延绵,空间与共生能量的深层联系。
-
礼器的蜕变
-
作者:
刘锡荣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卦
礼器
蜕变
地点
成交
拍卖场
青花
-
描述:
2003年,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场金槌落下,一对大明黄地青花八卦琮式瓶成交,辗转回国后,成了我的藏品。此器其形壮硕,质密沉实,口圆体方,大气富态,略硕于他器。大明黄,满地彩,凸起的青花八卦纹饰,傲然四面,其间绿线蜿蜒连绵,有规律地点缀些粉嫩的葫芦,煞是娇媚而高贵(图1)。
-
明正德青花瓷上的异域风情
-
作者:
哈曼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卦
礼器
蜕变
地点
成交
拍卖场
青花
-
描述:
青花瓷在唐代创烧时,有些绘画构图已初露西亚文化的端倪。受伊斯兰文化风格影响的青花瓷在元明盛行,明代永宣时期达到顶峰,随后明天顺、成化、正德历朝都有此类瓷器出现。对于明代各个时期瓷器具有伊斯兰文化元素的讨论,国内外陶瓷学者都曾有所论述。早在20世纪40年代,英国学者格雷就曾撰文论述近东金属器对明代瓷器造型的影响;80年代,冯先铭先生谈到,在明代永宣时期瓷器中,有大约9种青花瓷器在器形上直接受到西亚地区的某些影响;90年代,马文宽先生进一步指出,明代瓷器(主要是指青花瓷器)仿伊斯兰金属器、陶器、玻璃器造型至少有19种,而明代瓷器上所见具有伊斯兰风格的纹饰也有12种之多。
-
鸡娃灯趣话:兼谈我国壶形灯具的源流与演变
-
作者:
杜文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雏鸡
灯具
演变
造型
趣话
源流
-
描述:
历史上,陕西民窑曾烧造出形形色色的瓷灯以供民间日用,其中有一种别致的灯具称作“鸡娃灯”(图1),它一般长10厘米左右,可握手掌中,造型小巧可爱,酷似一只雏鸡,在装饰上多采用朴实无华的黑釉和酱釉,也有青花制品。[第一段]
-
嘉庆青花瓷器鉴定浅说
-
作者:
王瑞华
来源:
收藏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雏鸡
灯具
演变
造型
趣话
源流
-
描述:
嘉庆青花瓷器鉴定浅说
-
柴烧参悟宋钧雅韵的千年密码
-
作者:
宣珩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密码
雅韵
宋代
艺术风格
艺术效果
窑炉
参悟
钧瓷窑变
中国瓷器
-
描述:
4月初,任星航钧瓷艺术中心在北京开放,这是北京艺术市场中第一个专注于钧瓷艺术的文化中心。钧瓷作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再次进入收藏界的视野。钧瓷以"雨过天晴云破处,夕阳紫翠忽成岚"的窑变效果,一改自汉
-
鉴赏·交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今日中国
香港苏富比
证明力
刘益谦
鸡缸杯
鉴定专家
明成
文物鉴定
土木堡之变
上海金融
-
描述:
2014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拍卖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亿港元成交,买家为上海金融大腕刘益谦。刘益谦先生为什么敢于花重金购买这件鸡缸杯?是他有这样的眼力吗?不是。是有哪位泰斗掌眼吗?也不是。是有科技的检测吗?更不是。这些都不是。他购买这件鸡缸杯的原因,那他凭的什么?应该就是我讲述的"证据"和"文化"。藏品自身并不值钱,值钱的是它的证据和它体现出来的文化。该杯证据是
-
耐人寻味的东汉龙凤镜
-
作者:
祁建铭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演变过程
东汉时期
线条优美
明暗
龙凤
古铜镜
象征着
画面表现
吉祥文化
-
描述:
笔者藏有一面东汉时期的古铜镜,包浆乌青黑亮,在碧绿斑锈点缀下显得格外雅致古朴。其圆形、圆钮、圆钮座,镜面微凸,直径9厘米,重118克(如图)。尺寸虽小,但制作精湛,古代工匠采用浮雕技法,在方寸之间创造出迷人的图案,给人以无限遐想。 铜镜素缘,饰锯齿纹、旋纹。三叠纹饰象征着天体、光芒和湖泊海洋。整幅画面表现神龙忽隐忽现,出没于天水之间的景象。此铜镜主题似可定为龙凤戏珠,圆钮可视为宝珠。其上装饰明暗双龙双凤各一,明龙神采飞扬,明凤振翅翱翔;暗龙暗凤相会,双首隐匿进了铜镜深处,凤羽翎毛附着龙身延伸舒展,线条优美流畅,画面生气昂然,充满了龙飞的活力和凤舞的动感。